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

ID:14723622

大小:4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_第1页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_第2页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_第3页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_第4页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xx师大附中带答案山东师大附中2015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考试地理试卷(文科)命题:xxx;审核:xxx时间:2017年x月x日。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2、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Ⅰ卷(30小题,共计60分)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1~3题。1.图中地平面上表示正西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丙、丁、甲、乙D.丁、乙、甲、丙3.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A.甲

3、B.乙C.丙D.丁9月份,在一个晴朗的周六下午2时,在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Ⅰ可简要描述如下:⑴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⑵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固定在水和干沙子内的相同深度上。⑶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⑷前半小时内,持续观察并描述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1小时内,每隔10分钟进行观察并

4、记录温度计度数。⑸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所学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结合以上描述和下面的图片信息,思考并分析4~8题。4.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甲、乙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A.同步升温B.无明显变化C.甲升温快于乙D.甲升温慢于乙5.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现甲容器内温度计的读数均低于乙容器,原因可能是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②水与干沙子的热量传递方式相同,但同体积水的热容量更大③水与干沙子的透明度差异大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上面的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通过改变实验设

5、计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实验过程Ⅱ的简要描述:除了“将温度计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之外,其他实验步骤均与实验过程Ⅰ一致。实验的模拟图如下。请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分析6~8题。6.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A.同步升温B.无明显变化C.丙升温快于丁D.丙升温慢于丁7.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Ⅱ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B.温度计

6、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8.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A.与初始状态一致B.P丙=P丁C.P丙>P丁D.P丙<P丁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9~14题。9.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10.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

7、地形11.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下表为台湾省五地五年内在4~9月的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图。请结合上面的图片和下表,思考并完成12~14题。表1:五年内4~9月台湾省五地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12.桃园和台南均位于台湾省西部,两者在海陆风出现日数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①两者的地形差异②两者的纬度位置差异③不同季风的影响强度和时间长短④东部山地对大气环流的阻挡强度⑤邻近海域的洋流性质差异A.①④B.②③C.①②⑤D.①③④⑤13.与台东相比,同位于台湾省南部的台南其海陆风

8、的出现日数要多于前者,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地表物质组成D.洋流14.6~9月期间,对台湾省南部各地而言,对海陆风的形成造成最大干扰的因素可能是A.西南季风B.地形C.台风D.洋流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下面甲图为“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