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

ID:14732924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_第1页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_第2页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_第3页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_第4页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调适策略  【摘要】当前就业形势下,高职女大学生表现出依赖、自卑、焦虑、定势、攀比、矛盾、挫折、抑郁、嫉妒、不满等负面情绪体验,应采用自我暗示、自我松弛、自我宣泄法、角色互换法、自我激励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调适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排除心理困扰,阳光而自信的走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策略  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为650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013年为699万人。以上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高

2、职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呈现出“弱势现象”,导致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引导她们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高职女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特别强调:“要重视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袁部长的讲话精神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和关怀。本文着重分析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调适策略。  一、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一)依赖心理  高职女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又因女性的柔弱性,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和依

3、赖心理,表现出工作依赖、情感依赖和人际依赖等。在就业问题上,往往消极等待学校帮扶推荐就业,借助父母亲友的人脉关系实现就业。具体心理表征有:在没有得到他人的建议和保证之前,不能做出就业决策;没有父母和他人支持,出现无助感,被遗弃感,甚至崩溃;无独立性,不愿意单独参加应聘;盲目听从或跟随寻求热门职业,缺乏择业自主意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竞争的精神。  (二)自卑心理  因高职的层次、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弱势等原因,经常表现出对自己的就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作出过低的评价。在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就业竞争中,突出表

4、现为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表现出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现。尤其是求职遭歧视、受冷遇时,极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在就业失败的归因上,认为是自己不好,并因此失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不敢主动参与竞争,大胆推销自己,不善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影响正常择业。  (三)焦虑心理  女大学生预感就业形势严峻,不能实现就业目标,但是又不能避免残酷的现实,而产生不愉快、担忧、紧张、迷茫、不安、危机、恐惧等的综合情绪体验。调查发现74%的女大学生明显感觉有就业心理压力。女大学生就业前的焦虑心理主要表

5、现为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体验到紧张感,学习动机以外部为主,心态浮躁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应聘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差,将来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害怕就业。  (四)功利攀比心理  “大学生”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产生负性攀比心理。她们在就业问题上经常与本专业的优秀女同学比、与男生比、与初中高中同学比、与往届的师兄师姐比、与本科院校学生比等等。她们比薪酬、比就业地域、比个人发展机会、比岗位的威望值等。由于缺乏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情况理性分析,片面扩大自我利益追求的功利心理,

6、往往陷入思维的死角,易导致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五)职业定势心理  寻找“职业地位显赫、工作体面轻松、薪金丰厚稳定”的理想职业岗位大学生的职业定势心理。“人不出门身不贵”“跳出农门”的传统思想影响深刻,一心寻求收入高且稳定的“铁饭碗”成为高职女大学生的职业梦想。她们不愿意去私营或个体企业工作,更不愿意像下岗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一样为生机而拼搏、奋斗。职业定势心理与就业现实状况相冲突,导致女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职业观的丢失和迷茫,易出现否定学校、否定专业、否定社会等极端心理和行为。  (六)矛

7、盾心理  高职女大学生往往胸怀远大的理想,又屈服于眼前现实;崇尚个人追求,又屈服于物质和利益需要;仰慕老板,却畏惧创业;想自主择业,又怕承担风险;希望去大城市发展,最终却只能到小城镇就业;想进企业管理层,却又只能从基层岗位干起;想干本专业却得不到对口岗位;想要高薪岗位,却只能签到底薪的岗位;渴望参与竞争,又缺乏竞争的勇气等等,职业梦想与职业现实的反差,导致产生心理冲突、情感纠结。在面临就业抉择时,思前顾后,反复权衡,患得患失,迟疑不决,最终错失就业良机。  (七)挫折心理  女大学生多囿于校园,生活单一,经验

8、浅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不正确的就业动机的推动下,一旦遭遇挫折,情绪激动,情感脆弱,产生紧张、消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等挫折情绪反应。负向情绪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或轻生自杀,行凶犯罪。  (八)抑郁心理  女大学生多份求职简历投出去后,精神处于紧张、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