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学术分析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

ID:14770997

大小:8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_第1页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_第2页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_第3页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_第4页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次贷危机学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次贷危机学术性分析摘要:2007年,在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的扩散到全球,演变成了一场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危机仍在继续,给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从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来找出应对危机的措施,以期我国的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安全地度过危机。关键词:次贷危机成因启示影响对策一概念界定(一)次贷所谓次贷:全称次级房产按揭抵押贷款,是美国金融机构按照信用等级把不同人划分等级后的结果。美国金融机构将每个成年人的信用等级用分数来评定:660分以上为优秀借款人;620分—660分为标准借款人;62

2、0分—500分为次级借款人;500分以下为完全不合格借款人;处于620分—500分的次级借款人通俗的讲就是信用有瑕疵的人,例如,有还款拖欠记录,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对于房产来讲偏低,有过违法记录等等。大多数人属于信用有瑕疵的人。因此,次贷是指:房贷金融机构对信用有瑕疵的人,购置房产所发放的,以所购房产为抵押,预交首付款,余额按期偿还的贷款。(二)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前期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购房者无力还贷,房贷机构出现大量坏账的危机。后期演变为金融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美国“次贷危机”是

3、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二危机的成因和原理(一)直接原因1放贷条件宽松,风险意识淡化在借款人中,大多数人属于信用有瑕疵的人,房贷金融机构出于盈利,业务量和竞争方面的考虑,是不会放弃这部分人的。房贷金融机构认为即使发生违约风险,也只是个别现象。再加上房价的节节攀升,即使发生违约风险,可以把房子拍卖,购房者和自己仍可获利。放贷的依据是房产价值而不是偿债能力,于是风险意识淡化,导致放贷条件门槛降低。例如;零首付,零文件(不需要提供资信文件),优惠利率,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

4、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等等。2猎杀放贷猎杀放贷:是指贷款机构和其代理没有依照美国的有关法律向消费者详尽披露贷款的风险。其结果也使消费者也忽视了风险因素,导致消费者有了居者有其屋的冲动。在上述两个原因的作用下,在1994-2006这段时间,超过900万的家庭实现了住房梦。3金融资产的过度证券化(1)CDO房贷金融机构也知道房地产市场是有风险的,需要分担风险,同时也需要变现维持一定的流动性和新增的贷款需求。也于是找到投行(美林、高盛、摩根)。投行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进行风险收益分析。评估之后,重新包装,就创出了一个新产品——CDO(注:债务抵押债券),以

5、次贷的还本付息为保证。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鉴于风险太高,投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风险等级较低。于是销售顺利。普通CDO风险等级则较高,主要卖给了喜好风险的风险对冲基金。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这样一来就如房贷金融机构估计的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钱。于是销售更加顺利。与此同时,投行也加入认购行列。(2)CDS鉴于风险的客观存在,华尔街(投行),又创出了一个新产品,CDS(注:信用违约交换或保险公司担保债券

6、):即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险金,由保险公司担保的债券。结果销售顺利。(3)CDS基金CDS基金:是指由投行发起设立的,专门买入CDS的专项基金。它的运作特点是:投行先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保证金垫付,只有保证金亏完了,投资人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投资人还可以提前可以提前赎回。结果销售顺利。4高度的杠杆性房贷金融机构为了能贷出更多的款,获得更大的利益,以次贷作担保,发行了是次贷规模几倍乃至十几倍的资产支持证券,来实现融资。与此同时,有些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把手里的CDO,CDS,CDS基金,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

7、,然后继续买入CDO,CDS,CDS基金。这些行为都为危机的扩大埋下了伏笔。4过度消费,过度储蓄在危机爆发之前,全球经济就存在不平衡问题。美国表现为长期逆差,储蓄几乎为零,新兴市场国家表现为长期顺差,高储蓄。这种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要靠一种机制解决,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靠印刷美元和美元的流动来平衡顺差与逆差,消费与储蓄。这样使顺差国拥有了大量的美元储备,而顺差国国内的消费不足,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投资项目,美国的过度消费和华尔街的金融商品就提供了这种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