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讲稿

“治未病”讲稿

ID:14774357

大小:38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0

“治未病”讲稿_第1页
“治未病”讲稿_第2页
“治未病”讲稿_第3页
“治未病”讲稿_第4页
“治未病”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未病”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治未病”讲稿俗语说得好“有什么别有病”,可人活一辈子吃五谷杂粮、受风吹日晒,谁还能没病没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得病,怎样才能不生病,那就要预防疾病发生。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治未病”。一、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及相关问题●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就是通过治理调养体质,增强个人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让医生帮助你找到少生病、不生病的办法。●哪些人需要“治未病”?中医《内经》所指的“治未病”,也就是现代医学所强调的个

2、人预防保健。人人爱健康,都需要不断调养好身体。●健康人也要“治未病”吗?是的,全球大约只有5%的人群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他们也需要不断调养身体,保持健康状况。●亚健康是“治未病”主要人群?亚健康人群约占全球总人口的七成(75%)。这些人经常有些不舒服,但又查不出病。持续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衍变成疾病。及时“治未病”,力争阻断往疾病方向发展。●哪些人最迫切需要“治未病”?经常有些不舒服,体检又发现一些指标轻度异常,如不及时调养体质、干预控制,疾病形成后再治,可谓亡羊补牢。●大病治愈后也要“治未病”?大病治愈出院后,通常体

3、质较虚弱,更应该重视治未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养,预防旧病复发、再染新病。●“治未病”要住院打针吃药吗?不要。治未病是在医生指导和帮助下,由您自己来进行体质调养、健康保健。您的健康,您做主。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未病”一词理解起来,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未病”为“无病”,即肌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肌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长期下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

4、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最后,“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治未病”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

5、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

6、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故要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二、治未病与体质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那在现今社会中,如何具体落实“治未病”呢?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表示,养生是人类保健最基本的认知空间和修为手段,是“治未病”的基石;体质是人体内在的固有特质,与发病及防病治病的联系至为紧密,把握了体质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亚健康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通病”,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将成为“治未病”最直观的表达和所解决的重大问题。认识和把握了以上三大领域的主旨

7、,就等于正确开辟了中医“治未病”的新天地。三、体质相关内容●什么是“体质”?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形成:先天禀赋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婚育、种子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后天获得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综合作用。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是身心相关的统一体。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型、身体姿态、营养状况等。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即身体在生活、劳动

8、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4.心理状态:包括本体感知觉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判断力等。5.适应能力:对外界环境以及抗寒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质”如何分类?体质分类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