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ID:14778890

大小: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届高三年级月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1~5章)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请把答案写入答题卡。 1.西周井田制规定①奴隶要向奴隶主交纳田租②诸侯要向周王交纳贡赋③诸侯臣下对土地有世代享有权④诸侯不得转让和买卖土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C.发展经济,扩大疆域D.巩固奴隶制统治3.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D.生产

2、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4.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原因是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郡县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郡县官吏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D.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5.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6-7题。6.以下对两汉时期内地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汉初期,政府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B.汉武帝时取得对匈奴的战争

3、胜利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本部C.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D.东汉后期,窦固、窦宪先后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威胁 7.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8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8-9题。 8.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4、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9.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 ③井渠法 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董仲舒新儒学和核心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法令和制度应该统一C.建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1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秦汉时期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B.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增强    新疆地区自西汉归属中央以后,先后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下,新

5、疆发展迅速。据此回答12.唐朝先后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下列不属于唐朝设立的是     A.都督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北庭都护府唐朝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据此回答13-15题。13.其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14.南诏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B.最早实行复种制C.使用了井渠法等技术       

6、    D.采用中原先进技术,稻米产量高15.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A.通婚联姻    B.经济文化交流    C.共同平定安史之乱     D.长庆会盟8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促进了双方文明的进步。据此回答16.唐朝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文化,唐文明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印刷、火药、导航技术等方面       B.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方面C.宗教、建筑、法律制度等方面      D.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方面17.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③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贸易往来利益

7、驱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选官制度在中国封建时代几经演变。据此回答18-20题。18.下列关于两汉时期选官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B.征召是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C.汉武帝建立起的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D.西汉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19.东汉时期,选官制度逐渐发生变化,逐渐以门第族望为主要依据,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宦官外戚交替把持选官大权                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C.地方官吏回避本籍任职制度               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