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ID:1478821

大小:1.33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11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芝川河特大桥是国道主干线(gz40)二连浩特-河口公路禹门口-阎良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位于韩城市芝川镇东少梁村。该桥起点桩号为k27+081.00,终点桩号左半幅为k30+115.190,右半幅为k30+120.843,桥梁总长:左幅3034.190米,右幅3039.843米。主桥为12联主跨5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跨径分割为12*(4*50)米;引桥为四联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分割为3*(5*30)+1*6*30米。主桥上部50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每跨设1

2、2片t梁,左右幅各六片,每片梁平均重170t,梁高2.6米,中段腹板厚22cm,梁端腹板厚60cm,t梁预制部分中梁翼板宽1.7米,边梁翼板宽1.8米,横隔板间距6.25米,为便于施工,预制t梁梁长采用49.4米,通过现浇墩顶楔形连续段湿接缝形成设计线形,共计48跨576片。    引桥上部为30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每跨设8片,左右幅各四片,梁高1.6米,预制中箱梁顶板宽2.6米,预制边箱梁顶板宽3.0米,主梁之间湿接缝宽0.80米,共21跨计168片梁。下部结构主桥为薄壁空心等截面矩形柱式柔性墩,平均墩高为60米,最高墩69.5米,截面尺寸为4.0*7.0米,壁

3、厚50cm,每个墩顶设有盖梁;基础设置为直径1.5米群桩基础,桩长60m,每个墩左右幅各9根,上设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承台尺寸11.0*11.0*2.5米。全桥设伸缩缝17道;桥梁分别位于右偏缓和曲线、左偏圆曲线和右偏缓和曲线上,整体线形呈s型,桥面线形由内外侧护拦调整。总体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平,两侧黄土台塬与中间标高相差达百余米。塬面开阔而平坦,地形稍有起伏,由黄土和冲积细砂、粉土组成;中间段为高漫滩区,滩面平坦,主要由细砂、粉质粘土组成。    2、主要工程数量(本大桥由两个单位施工,根据论文主题需要,以一个单位施工0#--32#墩的情况就足以阐明论文主题)芝川河

4、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2.1  表1.1.2.1主要工程数量表(主桥)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钻孔桩(桩径1.5m)m/根34452/57651432/8582承台(c30砼)m3/个19063/6428523/963墩台m3/个45723m3/6469077/984盖梁m3/个2832/649493/965预制安装50m预应力砼t梁m3/片24243/38439494/576    3、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最大风速:18.0m/s    (3)地震荷载:设计地震基本烈度7度    (4)桥面净宽:2×

5、(净12m+0.5m防护栏)+3.0m分隔带    (5)桥面纵坡:-2%,+2.0%    (6)设计洪水频率:1/300    4、地形地貌及地理环境    桥址区地貌单元为黄土台塬和黄河、居河高漫滩:k27+000~k27+210为黄土台塬段,与高漫滩呈陡坎或陡坡相接,上部地层为黄土,层厚约29.4m,下部地层为冲积细砂、粉土、层厚30m,坎(坡)前分布有坡积物。k27+210~k28+641.8段为高漫滩区,分布于居河两侧,呈带状,滩面平坦,由粉土、砂类土组成,夹淤泥质土和粉质粘土,厚16.0~33.6m。k29+455~k30+160为黄土台塬段,分布于居河右岸

6、,塬面破碎,呈不规则的条带或块状分布,与高慢滩的高差约28~62m,上部为黄土,下部为粉质粘土和细纱。不良地质现象有地震液化、滑坡、黄土湿陷性。     5、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1)、工程地质    经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结合室内实验结果,桥址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全新统和中、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和河流冲积物。桩基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层、砂层、卵石层等。    (2)、水文地质    桥址地区属于黄河水系,较大河流有黄河、居河、芝川河,芝川河为居河一级支流,居河属黄河一级支流,芝川河源于西部山区芝塬林场一带,于司马迁祠东约500m汇入居河,居河发源于北西部山区薛峰镇一带,自北

7、向南流经桥址区,于桥位下游1km处汇入黄河,上述河流常年有水,枯水期流量相对较少,洪水期特别是黄河涨水时,黄河水从居河河谷倒灌,淹没桥址区和东少梁村。    6、气象    桥址区地处内陆,为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少雨,秋季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2.6℃,极端最低气温-14.8℃,地面平均温度29.8℃,多年平均气温:1月份-1.2℃,7月份26.3℃。    7、交通条件108国道与线路走向一致,距离约3km,有6m宽的沥青砼路面机耕道通向东少梁村至桥位7#墩附近,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