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ID:14826629

大小:1023.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30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_第1页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_第2页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_第3页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_第4页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数学 破解命题陷阱 专题15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5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一.高考命题类型:1.累和法求通项2.累积法求通项3.归纳法求通项4.项和互化求通项5.构造辅助数列求通项(1)的形式(2)的形式6.转化为等差等比求通项7.倒序相加求通项8.分奇偶数求解9.利用周期性求通项10.裂项求通项二.类型举例1.累和法求通项例1.数列的首项为,为等差数列,且(),若,,则()A.B.C.D.【答案】B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40项的和为()32A.B.C.D.【答案】D【方法总结】: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数列的求和问题。首先数列求和选用的方法有,裂项求和,主要用于分式能够通过写成两项相减的形

2、式从而消掉中间的项;分组求和,用于相邻两项之和是定值,或者有规律的;错位相减求和,用于一个等差一个等比乘在一起求和的数列。练习2.数列满足,且对于任意的都有,则等于(  )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则:,以上各式相加可得:,则:,.本题选择D选项.【方法总结】: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32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使用

3、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练习3.已知数列满足,,若,则数列的通项()A.B.C.D.【答案】B2.累积法求通项例2.数列满足:(且),则()A.B.1C.2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32。选C。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则()A.B.C.D.【答案】C3.归纳法求通项例3.已知数列,则一定是A.奇数B.偶数C.小数D.无理数【答案】A【解析】因为,所以,则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均为其前两项的和,因为前两项均为1,是奇数,所

4、以从第三项开始,第3n项均为偶数,第3n+1项均为奇数,第3n+2项均为奇数,所以一定是奇数.【方法总结】:由前几项归纳数列通项或变化规律的常用方法及具体策略(1)常用方法:观察(观察规律)、比较(比较已知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特殊数列)、联想(联想常见的数列)等方法.32(2)具体策略: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③拆项后的特征;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⑤化异为同.对于分式还可以考虑对分子、分母各个击破,或寻找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⑥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用处理.练习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可能是()A.B.C.D.【答案

5、】D练习2.数列0.3,0.33,0.333,0.3333,…的通项公式是an=(  )A.(10n-1)B.C.(10n-1)D.(10n-1).【答案】B【解析】1-=0.9,1-=0.99,…,故原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选B.练习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下图中实心点的个数5,9,14,20,…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记此数列的第2017项为,则()A.B.C.D.【答案】C【解析】解:观察梯形数的前几项,得5=2+3=a19

6、=2+3+4=a214=2+3+4+5=a3…32an=2+3+…+(n+2)=,由此可得,该数的个位数字为4,结合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C选项.【方法总结】: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其几方面的特征:相邻项的变化特征;拆项后的各部分特征;符号特征.应多进行对比、分析,从整体到局部多角度观察、归纳、联想.4.项和互化求通项例4.设是数列的前项和,且,则=()A.B.C.D.【答案】D本题选择D选项.【方法规律总结】:给出与的递推关系,求an,常用思路是:一是利用转化为an的递推关系,再求其通项公式;二是转化为Sn的递推

7、关系,先求出Sn与n之间的关系,再求an.练习1.设数列满足,通项公式是()32A.B.C.D.【答案】C【解析】当时,,…………...(1),……....(2),(1)-(2)得:,,符合,则通项公式是,选C.练习2.设数列满足,通项公式是()A.B.C.D.【答案】C练习3.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为,且,,现有如下说法:①;②当为奇数时,;③.则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当时,当时,因为,所以化简得,因此当为奇数时,;32当为偶数时,;因此;所以正确的个数为3,选D.【方法总结】:给出与的递推关

8、系求,常用思路是:一是利用转化为的递推关系,再求其通项公式;二是转化为的递推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