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ID:14827853

大小:4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_第1页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_第2页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_第3页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_第4页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2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剂学26讲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方剂学26讲上次课讨论完泻下剂。下面讲和解剂。和解剂和解剂体现八法中的和法的一类方剂。八法中和法它包含了和解和调和两类治法。这两类治法第一类和解少阳。第一节和解少阳少阳系统手少阳三焦气a水b足少阳胆ab我们这章方剂的分类分三部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从这个和法分类方剂,可以说是都没有统一过,所以现在这种分类三类,应该说是从分类角度是最狭义的和法,过去调和气血,调和营卫,分消上下,很多都在和法里。如果看《医方集解》,这类就是清代的,作为教材用的古籍来看,它和解范围非常宽,表里同治像扩展到,包括像藿香

2、正气散,这很多都是属于表里同治,都在和里面。它平其亢厉的话,包括像归脾汤,心脾同治,这类它都在和法里边。所以当时的和的概念,特别像《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这些各自的收载,不完全统一。当然很多都遵从了《医方集解》的基础,但是都有自己一个出入,我们这个半世纪来的教材,和法方面也有出入,可能编辑者在自己所看的角度方面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属于学术探讨的范围。我们在讲到和法的时候,曾经讲到过,它一个本质,不管病位也好,病性也好,脏腑关系也好,都相互密切联系的,对立双方同病,同病,用戴天章的话来讲,寒热并用之谓和。对立寒热从属性来讲,表里

3、同治之谓和,那就是从病位来讲。补泻合剂之谓和,从治法角度来讲。虚实互见,平其亢厉,泛指脏腑、气血,这些彼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治法上必须是双管齐下。而这类同病,对立病机的两个方面,又难以找出一个主要矛盾,因为它彼此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这很重要一点就是说,没有一个集中的一个主要的矛盾方面。如果有,那就属于以表证为主兼里证,或者某脏为主兼它脏,所以和法和其它个章里面的,相应有单一主要矛盾的,就以此作为区分了。和解少阳,少阳指的是病位,是六经病机,和六经治法体系里面,用来作为定位涉及的名词,三阴三阳,那少阳的特征,是半表半里。少阳在人体的生理体系,涉及到手三阳三

4、焦和足少阳胆,手三阳三焦系统,它是属于一个半表半里的一种概念。这三焦,我们要简单提一下,它这个脏器概念,在历史上为了三焦这个演变,对它认识的演变,经过了很长的时期,到现在经常在中医的教材里边,谈到三焦都是附三焦。没下定论。附在那里,那种说法。但是你看看《内经》,《内经》提到三焦清清楚楚的有它的部位。有它的结构的样子。它和其它脏器一样叙述,所不同者它谈到上焦、中焦、下焦。描述从哪里到哪,是个什么形状,《内经》提了以后,《难经》,也是汉代的,汉代对三焦就提字到,一个有名而无形,从有名而无形概念一出来,使得人们对三焦的认识,逐渐趋向于部位认识。也就是说有名没有

5、实质,形把它理解作形质,所以后来都认为上中下三焦,是三个部位所属脏器功能的概括,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都是这样看法。有三焦之名,无形,没有实在的形质。那就是部位概念。但实在上历史上也不统一,有很大一批医家,在探讨它的形质。这里边应当提到的是李东垣,李东垣认识三焦,他是把它看成有形质的。但是又不敢反对《难经》所谈的有名无形,所以他做终想了一个办法,他讲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难经》所谈有名无形是指的有名无状。他这个人很聪明,他把这个形分为形质和形状两个概念,形质是指的物质,有没有这个东西,形状呢,是指这个物质构成的具体的状态。有形质可以是没有一定

6、形状的,你看那水是有形质的,它装在什么里面就是什么形状。所以他提出有名无状以后,很多医家就开始探讨它的实质。张景岳实际上并不单单是认识它的部位,认识三焦属于三个囊括其脏器的部位,而是他也提到了形状,他说三焦是囊括一身之大囊也。大囊是个皮口袋,这个皮口袋里装着五脏六腑,那皮口袋本身就是三焦这个组织。既然也这个口袋,口袋就是组织。到清代后期唐容川,他说三焦是一种油膜,他的油膜说。特别他从当时粗糙的解剖学,他看到了三焦,他说油膜,那个最大的,最根本的,那就是膜原。原者,平也,大也。实际上他所指的就是现在肠系膜一类的。在人体的膜组织里面,肠系膜占的物质来说相当多

7、,通过这个简明扼要的讲,这个三焦,实际上越来越倾向于人体膜组织。中医把五大系统,人体的所以脏腑、五官九窍,各种组织分归于五脏,它有它的形质归类,又主要是结合功能定位。那人体所有组织分完了,就这膜系统没有分完,就目前教材来说。而这个对三焦概念,有这样几个标准,就三焦的作用,第一个,它的通行阳气和阴津,就人体的血,,气血津液。血是在血脉当中运行,三焦是原气之别使,三焦又是水道,水道出焉,那就是说津液的渗透,阳气的运行是通过三焦,那膜系统恰好符合这个特点,而且三焦有处于半表半里的位置,这一点对半表半里这个位置,古人的描述,他不是直接用半表半里,有些用半表半里这

8、个话,有的时候,他一个比喻,我们读古书有时候..,实际上你比如说谈到小柴胡汤,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