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

ID:14844904

大小:1.7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_第1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_第2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_第3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_第4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实战课堂演练: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能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知能提升(十四)(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据俄罗斯漫步者杂志报道,在阿尔泰边疆区兹梅伊诺戈尔斯克附近地区发现一名7岁大的男孩,这名男孩举止完全是模仿动物的习性:他四肢着地走路,会咬人;给他食物后,他首先用鼻子去闻。据调查这名男孩是被家犬养大的。“狗孩”没有意识,这说明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的产物D.人脑的产物【答案】 C2.要改变下面漫画《失地农民的困惑》中出现的现象,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土地,这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C.正确的意识能够决定自然的进程D.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认识客观规律【答案】 B3.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这说明客观存在是意识的(  )①内容 ②源泉 ③对象 ④结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4.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了“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

3、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本题考查了意识的内容、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理解、运用能力。可运用排除法解题。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答案】 C5.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在尊

4、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 本题易误选③,原因是错误地理解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只能说意识离不开物质,不能说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③错误;④错误,办事情只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答案】 A6.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③错,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对物质有特殊的决定作用。④错,前半句和后半句不搭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不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①②切题,故选A。【答案】 A7.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

6、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据此回答: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解析】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之所以会形成图中的奶牛形象,主要是受其所处的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C符合题意。获得真知的途径有两个:亲身实践和努力学习,A错误。感性认识不一定正确,B错误。题干是关于奶牛形象的描述,不涉及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D不符合题意。【答案】 C8.——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

7、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认识过程的理解,题肢C准确体现材料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他选项则无法体现,故选C。【答案】 C9.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