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

ID:1486503

大小:906.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11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经济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相互关系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②手工业、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③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手工业发展;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外贸也发展起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④商品经济繁荣,资~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情分析高考大纲考什么命题趋势:近些年的题目这里大多以选择题为主,有向材料题增多的趋势,复习中注意对古代商业的把握,注

2、意将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比较。热点探究:1、注意商帮(晋商、徽商)的精神及经营理念。可以结合浙江省自编的纪实题材片子《风云浙商》来探讨浙商的发展以及经营之道。2、对三农的政策历来是政府的重点,需关注。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涉及农具、技术、制度及经营方式等。1、农具——石器木器和刀耕火种、铁农具和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器和牛耕,汉代得到普及,唐朝曲辕犁的发明使用——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

3、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技术——垄作法、代田法、绿肥种植技术、育秧移栽水稻增产技术、稻麦复种制。《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著作总结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3、耕作制度——南方的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4、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是简单协作,集体劳动。春秋末期自耕农经济产生,个体农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它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时期土

4、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集体所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地主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甲骨文中的田字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最终被消灭。②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A、屯田制:古已有之,代表有曹操、魏蜀吴三国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基本特点是土地国有,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稳定

5、了社会社会秩序。B、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较为完备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为前提,在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条件下,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也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③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表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

6、地税制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客观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井田制瓦解。以法律形式,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由于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固定,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②危害: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

7、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由于封建地租较重,导致工商业者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四)农田水利工程——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1、大禹治水2、《河渠书》、《沟洫志》等水利学专著3、李冰——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郑国——郑国渠4、汉代关中地区的“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5、东汉治理黄河——王景6、唐代设立渠堰使官

8、职,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7、宋代对兴修水利工程有功的官员有明确的奖赏制度。8、明清时期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9、主要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的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翻车;(五)关于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