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

ID:14866676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_第1页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_第2页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_第3页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_第4页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和防治311缪红【摘要】:探讨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影响,提高对小儿输液渗漏的防治,减轻对小儿机体的损害【关键词】:输液渗漏;小儿;机体影响;防治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患者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1]。静脉输液渗漏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治疗、抢救工作,尤其在儿科影响更大,同时还是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将输液渗漏对小儿机体的损伤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1血管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输液针

2、头在血管壁上的通道可以导致药液及细胞漏出[2],引起管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1.2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及药物的毒性作用(如化疗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瘢痕挛缩、关节僵直、功能障碍。1.3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由于输液大量渗漏,超过皮肤扩张限度,致皮下组织的压力增高,并压迫骨筋膜间隔使其容积变小、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和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透性

3、增加,大量渗出液进人骨筋膜间隔,使其压力进一步增高,造成缺血一水肿一缺血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2.引起输液渗漏的原因2.1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型变态反应及有关。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一旦渗漏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2.2患儿因素2.2.1年龄年龄小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较年龄大的患儿高。凌云和项志英[3]2006年1月至2006年2月对6347例输液渗漏的患儿进行了原因分析

4、,结果显示,10个月~3岁的患儿较容易发生输液渗漏。这主要因为患儿年龄越小,顺应性越差,在输液过程中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2.2.2疾病昏迷、惊厥的患儿因意识不清容易造成针头移位导致渗漏的发生。此外,营养不良、消瘦、脱水的患儿血管不充盈。穿刺时容易刺破血管引起渗漏。2.3家长因素部分家长对患儿输液过程中出现躁动、哭闹等异常情况缺乏应对经验,任其晃动注射部位,使针头滑出血管,或因家长的无意碰撞均可引起渗漏。花芸等[4]对127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哭闹或家长无

5、意碰撞、牵拉引起的静脉输液渗漏占59.06%。2.4护士因素2.4.1穿刺部位全翔风和毛斌妹[5]对250例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患儿的留置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头皮、手背留置时间较长,为4—7d;而由于手腕、脚背、踝部活动度大,容易造成针头移位而发生渗漏,因此静脉留置时间较短,为2-4d。2.4.2穿刺技术护士穿刺技术不成熟,进针后针头在皮下进退试探,不仅容易刺破血管而造成输液渗漏,更易损伤血管壁及周围组织造成输液渗漏。关秀庄等[6]对外科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培训前后的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6、。灵活的穿刺方法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同时能够减少输液渗漏。2.5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输液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拔针后按压不当对血管壁的损害,如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时间过短、局部揉搓等。王爱民等报道98例局部发生药液渗漏者,有52例因按压不当引起[7]。2.6感染因素和静脉炎微生物侵袭引起的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均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液体渗漏。3.预防小儿输

7、液渗漏的进展3.1患儿方面应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应用有效的语言和行为最大限度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患儿的惧怕心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在输液前用适当的语言解释治疗的目的,以争取其对于输液过程的配合。3.2家长方面耐心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消除其过分紧张的心理,及时向家长解释输液的目的及需要配合的工作。指导家长在婴幼儿输液时采取正确的抱法,可明显减少液体渗漏的发生。在讲解时,护士应态度和蔼、面带笑容,并以充满自信的言语与家长交流,增加其对护士的信任感和配合度。3.3护士方面3.3.1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

8、对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应在入院时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原则为由细小静脉到大静脉,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在使用对血管刺激性强和渗透压高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患儿,选择粗大、血流丰富的静脉进行穿刺,以满足药物的需求;已发生药物渗漏者,不可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3.3.2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针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号的穿刺针,以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面,利于血管的自我修复。此外,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渗漏,可根据患儿的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