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

ID:23327474

大小: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_第1页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_第2页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_第3页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_第4页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罗红斌程富桂(甘肃省中牧山丹马场总场职医院甘肃张掖734104)【摘要】为预防液体外渗引起局组织不同程度损害,保证药液顺利、安全的输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院对40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治愈38例,2例因采取治疗不及时,造成患儿疤痕,结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温度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合理选择血管,加强基木功训练,提高护理质量,尽早发现,釆取措

2、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的发生。【关键词】静脉输液;强刺激性药物;渗漏;防治【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74-02静脉滴注是小儿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似因小儿血管细、好动、加上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及粘膜、皮下组织、皮肤的刺激,易发生要无渗漏。当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致浅静脉无菌性炎症、局部组织疼痛、炽热感,严重者可使组织坏死溃烂,长期不愈。如不及地有效的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甚至致残,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它不仅给小儿增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我院

3、对2002提1月-2008年5月的40例药物渗漏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及临床症状,釆取了及时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40例患儿,其中新生儿23例,婴儿17例。静滴20%甘露醇14例,10%葡萄糖酸钙16例,多巴胺2例,抗生素6例(头孢哌酮钠3例、头孢哌酮钠舒巴tt钠2例、阿奇霉素1例);发生在足背静脉8例,头皮静脉32例。1.2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轻度炎性改变,只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人片红肿,沿血管出现状的装红线,当停止的推药后自行恢复;较重者,即出现水泡;更严重暑皮肤直接有红色变为黑色,如不及时处理出现皮下组织

4、坏死,溃疡形成。另一种表现则是皮下按血管方向呈树枝状分布的颗粒状沉积物。如临床观察到在静滴10%葡萄糖酸钙和静推抗生素吋,局部皮肤不红肿,但有浅黄色颗粒状沉积物稍突出表皮,质硬,此种现象多发生于新生儿,并且在冬季多见。1.引起药液渗漏的原因分析2.1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的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1型变态反应冇关,20%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物,但在静脉滴注吋常因药物浓度高,滴速快而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表现为穿刺点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静脉推注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组织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性改变及水肿。2.2患儿年龄因素年龄越小

5、的患儿头面部皮肤越薄嫩,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越差,故在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致局部炎性改变或坏死的现象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患儿,其中又以新生儿最多见。2.3血管的因素由于小儿血管细,皮肤薄嫩,特别是新生儿在四肢循环衰竭吋,血管通透性增加,则更容易发生药液外渗。所以,一般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因为粗大的血管,血液流速快,能迅速将局部血管内的药液带走,缩短药物在局部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所以其局部组织很少发生炎性改变或坏死。而新生儿、婴儿多在头皮静脉输液、而头皮•一股静脉的前额、颞部易发生炎性改变和坏死。2.4溶液中不溶性威力的危害在静脉注射溶液中存在有许多并

6、非故意加入的可运动、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这些异物不能被机体代谢。奋人曾将抗生素加入不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液,然后对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数进行检测,其结果是,加入的药物量与微粒含量成正比关系,即浓度越高微粒越多。液体中这些抗生素制剂的药物微粒是引起局部线组织炎性改变与坏死的主要原因。2.5环境温度和药物的温度在我们观察的40例患儿中,有29例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少数发生在夏、秋季,这表明环境温度高度对药物的溶解冇一定的影响,当温度升高吋,药物溶解度增大,溶液中微粒数相对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訑随之减弱。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当室内温度降低吋,全身末梢

7、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淀在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局部堵塞,血管痉挛,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2.6静脉推注药物的速度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推注速度过快可使局部皮肤发红,当停止注射吋,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这是由于快速推药时,是局部血管内的药物浓度在在短吋间内迅速增高,对血管壁产生刺激的结果。2.7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由于少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过硬和观察输液的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地判断是否有药物渗漏,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防治措施,或多次反复在冋一血管处穿刺或穿刺吋刺破血管壁对侧,药物沿对侧血管壁外漏。1.预防及治疗措施针对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