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

ID:14869816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_第1页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_第2页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_第3页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_第4页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提出了要求: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未作要求,即不要求学生用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解决相关问题,而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理论探究的过程。“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在探究类型中属于逻辑推理任务型。学生的科学探究并不意味着只是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活动。凡是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都属于科学探究范畴。因此,本节教材在教学中重点放在物理方法的教学及加

2、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本节课的探究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猜想与假设,运用已掌握的物理规律、从理论上推导出新的物理规律,它注重理论推导。“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过程”,这是本章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对于一种势能,一定对应于相应的力作功。类比研究重力势能是从分析重力做功入手的,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则应从弹簧的弹力做功入手。然而弹簧的弹力是一个变力,如何研究拉力做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对比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求法,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微元法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逐步把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本节课通过教师给出鲍威尔百米纪录的视频及举生

3、活中的拉弓射箭和撑杆跳高等实例,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进行猜想,进行初步的定性探究,为定量探究打下基础。引导学生通过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引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弹力做功的关系,但弹力做功和重力做功的不同点就在于弹力是变力,激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前提下,在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完成定量探究,同时进一步证实定性探究的正确性,体验探究的过程,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2

4、、知道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方法,了解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与方法。3、进一步了解功和能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利用逻辑推理和类比的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2、通过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3、体味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与方法。2、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5、如何合理的推理与类比。2、结合图像体会微分和积分思想,研究拉力做功。[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准备:一组:两根不同劲度系数的弹簧、小车。(若学生实验,可以两人一组仪器)课件准备:用Powerpoint做的教学课件[课时分配]1课时[课型]探究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  进入良好教学状态想一想短跑运动员为什么要使用蹲踞式起跑?它比站立式起跑有哪些好处?1、教师播放短片:世界百米竞赛录像(如鲍威尔百米纪录录像)。学生能否回答并不重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2、教师导语:短跑运动员为什么要使用蹲踞式起跑?它比站立式起跑有哪些好

6、处?3、学生思考。议一议压缩的弹簧可以把小球弹出很远、拉开的弓可以把箭射出、撑杆跳高运动员可以借助手中的弯曲的杆跳得很高……这些现象说明什么?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压缩的弹簧、拉开的弓、弯曲的撑杆中具有弹性势能。通过弹力做功,把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3、教师倾听,不急于给予补充或下结论。给予学生思考空间。引入概念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1、教师提问:“什么是弹性势能?”2、学生总结叙述。学生根据初中的知识及第一节中势能的概念能够得出。引出新课研究弹簧的弹

7、性势能的表达式。1、猜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类比:研究重力势能是从分析重力做功入手的。1、教师提问:“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从何处入手?”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倾听、引导。(问题1、猜想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研究重力势能是从何处入手的?)给出探究的目标,学生进行定向探究,但教师起着引导而不是代替的作用。探究1(定性)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弹簧的形变量、弹簧的劲度系数。1、学生猜想、讨论、交流。2、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验证你们的想法?”3、学生设计实验粗略验证:①、弹性势能与弹簧拉伸量(压缩量)有关。②

8、、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可以学生做实验,亦可教师演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