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ID:14871138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当前,农村学校在资源配置和使用上有着区别于县城学校的特殊性,农村学校应该在一个优秀校长的带领下,通过管理集体的智慧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同时营造有利于向学校文化管理发展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性的新突破。  关键词:学校管理农村教育有效性  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是有效的管理?学校管理的层次是什么?教育管理学界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断:三流的学校管理靠校长,二流的学校管理靠制度,一流的学校管理靠文化。作为一名农村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笔者对这个论断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农村学校在资源的配置和使

2、用上有着区别于县城学校的特殊性,农村学校应该不断完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有效性。多年的农村教育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有效的学校管理应该是在一个优秀校长的带领下,通过管理集体的智慧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同时营造有利于向学校文化管理发展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做一个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长  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成败在教师,关键在领导。校长是学校领导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校长的专业引领能力,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了,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为了能有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校长必须清楚的了解影响农村教师专业

3、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同时还能寻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对某县4所中心学校,83个村级学校,10名校长,1332名教师进行调研,从农村教师最基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出发,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四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和建议。  一是优化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政府及教育等部门加强编制管理,均衡配置教师,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加强教师培养与培训机制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二是发挥教师任职学校重要作用。加强教师

4、管理,强化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有效教研,丰富农村校园文化生活。三是指导教师个人树立“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理念。提升教师师德境界,丰富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培养专业进取精神。  二、让学校管理行走在规则的范围内  有效管理的第二个层次学校管理靠制度。我们的学校有制度吗?这个制度是在学校的墙上贴着,还是在学校的档案盒里放着,还是已经内化成教职工和校长们的行动中?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它是判断一个学校管理境界优劣的标准之一。中心学校承担着管理学区内中小学的重要职能,在学区的管理下如何让各个学校实施有效管理,建立学区的统一的制度

5、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探索制度管理的新途径,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编制学区管理手册。管理手册在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找郢乡的实际编制了《找郢乡学区管理手册》,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学校管理能用得着的基础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第二部分是学校规章制度,包括行政建设、支部建设、德育建设、教务建设、教科研建设、总务建设和奖励条例。第三部分是各部门岗位条例,对诸如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工会、团委、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岗位

6、的职责进行具体说明,从而确保不同的部门都有清楚的岗位意识。同时要求各校结合管理手册,针对学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二是整理涉及学校管理的文件编印成《学校管理实用文件汇编》。我们校长都知道每年上级下发的文件数量是很大的,举个例子,仅2012年教育局下发的怀教字文件就达300多号,还不连党委的文件和通知。这些文件中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管理一点作用也不起了,而有的却应该是校长书桌案头上必须具备的,它们对我们从事学校管理有用,如涉及教师绩效的各级文件、涉及教师队伍管理的五部门文件、义保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文件等。我们把这些文件整理出来,发给各个学校,使我

7、们的校长在管理遇到问题时,随时能找到文件依据。  有了《管理手册》和《实用文件汇编》,节约了管理成本,增强了全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规则意识,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事事依据规则做”成为可能。  三、营造有利于向文化管理发展的校园活动课程文化氛围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个很时髦的话题,也是见人见智的话题。但总的来说不能让“文化”泛滥,动辄以文化冠名,什么墙文化、廊文化、校训文化等。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学校的文化建设四大类足以涵盖校园文化的全部,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课程文化,前三类好理解、但需要有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应重点加强活

8、动课程文化建设。  我们在学校的活动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