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

ID:14873131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_第1页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_第2页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_第3页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论文关键词]心理障碍;认知框架;翻译过程;翻译教学;过程教学法[论文摘要]本文引用当代翻译理论中的“翻译心理学”,分析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误译,指出除了语言文化的障碍以外,还存在着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根据Fillmore的隋景与框架”理论,提出把“过程教学法”应用到翻译教学中。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从原文到译文的客观复制,也有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作用。翻译过程是一个互动的、永无休止的动态过程。译者在理解和表达的时候,自始至终都会伴随着心理活动。同样,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教学课中,学生

2、的心理活动也影响译文的质量。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忽视翻译过程以及教学对象的心理因素。本文拟就学生误译中的心理活动来说明翻译教学的特点。一、学生误译的心理因素翻译研究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对其中的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原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加以传译的特殊的思维过程。事实证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性,个人历史,思想表达能力,对任务的态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译文的优劣。学生在学习翻译这门课程时,同样也会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误译。笔者曾经选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一书上的例句让学生做课上练习。结果发现在30

3、名学生中只有20蚝的学生基本正确。其中的错误大致是:1.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就一知半解的语言知识进行翻译;2.为了“应付交差”,赶任务式地完成作业,往往捕风捉影,望文生义;3.文化知识浅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又不愿意花工夫查找,随便译出,等教师给出参考答案;4.学生虽然对原文有所理解,但由于不懂翻译技巧,表达不清,译文佶屈聱牙。另外,同样的练习,课上做和课下做,结果并不一样。要求学生课下翻译的作业,交上来后,基本正确率达到50%以上。而要求课上完成的翻译,基本正确率还不到20环。同时,笔者还注意到,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和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内容的作业相比较,其中译文的质量也有很大区

4、别。例如:笔者曾经要求一个班的学生课上翻译《现代快报》上的一篇短文,题目为“谁没文化”,有不少的学生译成Whohasnocuhure?而在另一个班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这篇译文。交上来的学生译文都能根据内容译成:WhoisIgnorant?或Whoislackofknowledge?或Whoisilliterate?等。由此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翻译技能不仅要加强语言基本功,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水平又合乎新形势要求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对过去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努力探索新的

5、教学路子。为此,每个翻译教师都面临两个问题:翻译课教什么?怎么教?大纲要求英专学生在四级考试中“4通过运用翻译基础理论,初步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对比,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英译汉,能翻译相当于英美报刊上中等难度的文章,题材包括日常生活记叙,一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论述,科普材料和浅近的文学原著。速度每小时200-250英文词。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汉泽英,能翻译相当于我国《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较浅近的文章,题材包括日常生活记叙,一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短文和浅易的文学作品。速度每小时为200-250汉字。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对八级考试的要求是:进一步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对比,掌握英

6、译汉、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英译汉、汉译英的题材与四级的基本相同,但在难度和速度上可适当提高。也就是说,英专高年级翻译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既有翻译理论又有翻译实践。《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和应该达到的目标。但事实上,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以及同部分院校同行的交流情况来看,目前大多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层皮的状况。即,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这两者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尽管有的教材提到的理论多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但在讲授中也是各讲各的,理论不用于说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实际问题的出现也还是和理论无关。此外,还有一些地区院校按照老一套的教学体系(如增词、减词、直译、意译等)进行教学,或介绍名家译例,占

7、用大量的课时,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当学生自己遇到语篇翻译任务时,仍然无从下手。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心理因素,笔者提出以下翻译教学改革思路。1.教学内容的选择笔者选择翻译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按照功能性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Approaches),即翻译按照目的性行为(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选择内容真实的、有意义的、旨在完成实际任务的翻译活动。这样,学生有内容可译,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以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