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

ID:14877875

大小:2.3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7-30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_第1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_第2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_第3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_第4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教研课课件-动画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理数的加法雁江镇初级中学刘刚有理数的加法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加法》,源于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教材(华师大版)第2章第6节第1课时。我们知道,有理数是表示运算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习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

2、,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一、教材分析(二)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1)借助数轴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通过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探索,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运算的能力。2、能力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

3、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一、教材分析(三)学习重点、难点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的,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突破策略: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讲清楚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方法和过程。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带有符号的两个数相加,必须克服小学里长期形成的算术

4、加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的符号和绝对值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突破策略:精选各种有趣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训练,尝试成功.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一、教材分析二、说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路程问题)、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

5、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二)说学法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第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第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

6、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三、说学习程序:本节课学习过程划分为以下九个环节: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2、探究新知---行3、得出新知---省4、运用新知---信5、拓展新知6、拓展延伸7、当堂检测8、教学小结、知识回顾:9、课外作业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路程问题是大家熟知的问题,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选择这一话题展开谈论,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条东西向的走道上,先走了3米,又走了

7、2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因为最后的位置与行走方向有关。那么有几种可能呢?1、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右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运动了米?2、先向左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运动了米?3、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运动了米?4、先向左运动3米,又向右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运动了米?5、先向左运动3米,又向右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6、先运动0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