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

ID:14883890

大小:11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_第1页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_第2页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_第3页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_第4页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 现 量 子 - 学科网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一)    --量子百年纪念文章    在纪念量子百年“诞辰”的这一时刻,我们有理由回顾一下它的发现者们艰辛探索的历程,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充满深深敬意和感谢的缅怀,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勇气和力量。本文我们将简要介绍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1901年发表第一篇科学文章,关于毛细现象    1905年光量子假说    1906年固体比热理论,指出普朗克量子假说的真实物理含义    1909年光的波粒二象性思想    1916年普朗克公式的重新推导,受激辐射理论   

2、 1924年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1925年对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支持,促使薛定谔建立波动力学    1926年开始探索通过统一场论来表述完备的量子理论    1927年最早注意到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性,开始反对玻尔等人的哥本哈根解释    1935年发表EPR文章,利用定域性假设论证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    1952年反对玻姆的隐变量理论    爱因斯坦无疑是当代人最熟悉的科学家的名字,他几乎成了科学家的神圣象征。最近,英国《物理世界》杂志评选出有史以来10位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爱因斯坦。

3、然而,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却并不了解他也曾经对量子理论做过同样,甚至更大的贡献。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量子的真正发现者    1900年,普朗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第一个猜测到量子的存在。这一年的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发射体和吸收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能量值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元的整数倍。然而,在普朗克的分析中,他只是将能量量子化作为一种方便的计算手段,而并没有赋予它真实的物理意义,更没有意识

4、到能量量子化与经典力学及经典电动力学基础的根本背离。在能量量子化假说提出之后,普朗克本人一直试图利用经典的连续概念来解释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此时,是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非经典特征,即能量的量子化假设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不相容的,并将这一假说大胆地应用到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中,如光电效应(1905),固体比热(1906),光化学现象(1912),理想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1924)等。为此,科学史家库恩甚至将爱因斯坦,而不是普朗克称为量子的发现者。此外,爱因斯坦第一个指出了普朗克推导中的逻辑不一致性(

5、1906),即同时应用能量的量子化假设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并重新给出了普朗克辐射公式的纯量子推导,在这一推导中,他只利用了光量子假设和玻尔的定态跃迁假设(1916)。光量子    1905年,年青的爱因斯坦不仅意识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革命性意义,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这一年,爱因斯坦大胆地提出了光量子假说。爱 因斯坦认为,能量子概念不只是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时才有意义,光波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能量量子所组成的。进一步地,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公式,爱因斯坦还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表达

6、式,即E=hv及P=hσ,式中h是普朗克恒量,v和σ依次是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和单位长度上的波数。利用这一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电磁场理论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等实验现象。光量子假说是一个如此反传统的假说,以至于在爱因斯坦提出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它,量子理论的另两位奠基人普朗克和玻尔都拒绝接受光量子概念。1915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实验上证明了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他本人并不相信光量子的存在。直到1922年,康普顿效应的发现才最终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光量子的真实存在,并使光量子概念开始为人们

7、所接受。1926年,美国化学家刘易斯将光量子命名为光子(photon)。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而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他晚年认为光量子概念是他一生中所发现的最具革命性的思想。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不仅最早将粒子特性赋予光波(1905),而且还最早将波特性赋予了理想气体分子(1924),可以说,是爱因斯坦最早注意到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由于波粒二象性被证明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量子特性,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一发现甚至比他的相对论更为重要。1909年,爱因斯坦严格证明了辐射,即光子具有波粒二象

8、性,并指出了已被实验验证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包含了辐射的这两种对立的属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也许是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它首次揭示了光的量子特性,即光不仅具有波动性,同时也具有粒子性。正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概念进一步引导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1923),将光子的波粒二象性赋予了所有物质粒子,并最终促使薛定谔建立了量子理论的波动力学形式(19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