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

ID:14898044

大小: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_第3页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_第4页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11级测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路分析基础BasisofCircuitAnalysis课程编号:A1620006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独立设课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5版开课系所: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

2、学研究以及开拓性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课程教学内容(1)电路和电路模型;(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向;(3)电功率和能量;(4)电路元件(5)电阻元件(6)电压源和电流源(7)受控源(8)基尔霍夫定律。2、课程重点、难点(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2)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与否判别功率的吸收或发出;(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4)基尔霍夫定律及其推广。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2)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关联参考方向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3、的概念;(3)掌握功率的计算;(4)熟练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以及电压源、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5)理解各类受控源的特点;(6)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8(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课程教学内容(1)电路等效变换的基本概念;(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4)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5)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6)输入电阻。2、课程重点、难点(1)电路等效变换的特点;(2)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4)无源一端口网络(可能含有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解。3

4、、课程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2)理解电阻的丫形连接和△形连接等效变换的方法;(3)掌握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4)掌握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课程教学内容(1)电路的图;(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支路电流法;(4)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5)结点电压法。2、课程重点、难点(1)回路电流方程的列解及灵活应用回路电流法进行电阻电路分析;(2)节点电压方程的列解及灵活应用节点电压法进行电阻电路分析;(3)应用回路电流法时如何选取回路来处理独立电流源;(4)应用节点电压法时如何选取参考节

5、点来处理独立电压源。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2)掌握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理解支路电流法;(4)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四)电路定理1、课程教学内容8(1)叠加定理;(2)替代定理;(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课程重点、难点(1)运用叠加定理进行电路分析时各电源的处理;(2)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在求解最大功率问题中的应用;(3)含有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的求解。3、课程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叠加定理;(2)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理解替代定

6、理、诺顿定理。(五)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课程教学内容(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2)比例电路的分析;(3)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2、课程重点、难点(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2)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3)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其特点;(2)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六)储能元件1、课程教学内容(1)电容元件;(2)电感元件;(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2、课程重点、难点(1)电容元件上伏安特性和库伏特性间的关系;(2)电感元件上伏安特性和韦安特性间

7、的关系;(3)电容、电感元件串并联等效与电阻串并联等效间的异同。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电容元件上伏安特性和库伏特性间的关系,理解电感元件上伏安特性和韦安特性间的关系;(2)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8(3)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串并联情况下的等效处理。(七)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1、课程教学内容(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5)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6)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7)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8)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2、课程重点

8、、难点(1)换路定律在求解电压、电流的初始值时的应用;(2)应用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