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1节碰撞教案教科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1节碰撞教案教科版选修3_5

ID:14899280

大小:1.14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高中物理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1节碰撞教案教科版选修3_5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1节碰撞教案教科版选修3_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1、碰撞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了解碰撞现象及其特点2.通过实验,使学生能熟练测量质量、速度等基本物理量,能计算动能、动量之和、动能的改变量。3.能通过实验中动能该变量的计算,对碰撞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观察和计算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对同一现象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碰撞的特点及分类难点: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和归纳设计思想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需的知识,具体来说,要学习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内容,动量的知识必不可少。本章的核心是要体现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强调物理

2、学中“守恒量”的思想。本章第一节“碰撞”,是通过实验为后面的教学展开打基础,因此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碰撞事例入手,通过体验、观察和讨论,总结出碰撞现象的特点。为整章的教学做好准备。然后通过实验来探究碰撞中的动能变化,使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归纳出碰撞的分类。然后教师进行总结,结合相关的资料,把碰撞问题向学生不熟悉的领域适当拓展。实验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气垫导轨(附光电门和滑块),弹簧片,数字计时器,天平,橡皮泥。教学设计【课堂引入】碰撞是物质世界的常见现象,斯诺克中

3、的碰撞给人以愉悦,汽车发生追尾给人们带来灾难,α粒子散射使人类认识了原子结构,在这些碰撞现象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的第1节“碰撞”。【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感受和体会碰撞过程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碰撞现象情境1:斯诺克中白球撞击花球。情境2:公路上两车碰撞。情境3:棒击球的一刹那。情境4:跳高运动员落地。(播放PPT)学生归纳:(1)必须是有相互作用的系统(2)作用时间很短扬中教师引导并给出定义:做相对运动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相遇而发生相互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4、,这一过程叫碰撞。学习活动二:探究碰撞前后物体动能的变化一:展示装置,提出问题。问题1:研究的对象是谁?(两个相互作用的滑块)问题2:动能的表达式?()问题3:物体的质量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速度如何测定呢?简单分析光电门的工作原理,得到速度v=L/t,其中L是挡光条的宽度,t是光电门记录的挡光时间。二:开始实验,记录数据。数据记录在书中表1-1-1三:数据分析用展台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并分析:(1)带弹簧片的碰撞,碰撞前后动能几乎不变(2)不带弹簧片的碰撞,碰撞后系统的动能减少,及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其它形式的能(滑块的内能)(3)滑块涂上

5、橡皮泥后,碰撞后粘在一起,系统动能的损失也大于不带弹簧片时的动能损失。(以后将会看到,此种情况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学习活动三:碰撞的分类1、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滑块的总动能不变举例:弹性漆,优质钢球,微观世界中的低能电子和分子的碰撞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系统的机械能减少。3、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后粘在一起,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它是非弹性碰撞的特例,属于非弹性碰撞。)【例】 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A以v0=3m/s的速度与一个静止的、质量为1kg的小球B正碰.试根据以下数据,分析碰撞性质.(1)碰后A

6、、B的速度均为2m/s.(2)碰后A的速度为1m/s,B的速度为4m/s.答案 (1)非弹性碰撞 (2)弹性碰撞学习活动四:碰撞与形变的关系1、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2、发生碰撞的两物体,若碰后能够恢复原状,即发生的是弹性形变,这样的碰撞就是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3、发生碰撞的两物体,若碰后不能够完全恢复原状,即发生的是范性形变,这样的碰撞就是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后动能减少.4、若两物体碰后粘在一起,形变完全不能恢复(没有恢复的过程),这样的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此过程两物体损失的动能最大。【板书设计】第1节碰撞一、碰

7、撞做相对运动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相遇而发生相互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样的过程叫碰撞。二、碰撞的分类1.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能不变2.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动能减小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以相同速度运动,系统动能损失最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