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

ID:1491255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_第1页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_第2页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_第3页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_第4页
资源描述: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升华和凝华》说课稿说课教师:王彦奇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内容,是为以后关于物质的构成和属性的学习打基础的。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并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所以一般只能从实验和生活实例入手,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

2、要吸热,凝华要放热。②、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③、能简单的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过程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①、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③、了解科学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

3、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二、说教法、学法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分辨易混淆的概念,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因此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探究中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认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碘升华和凝华

4、实验动手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探究能力怎样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出示“烧黑的灯泡”,提出问题:灯为什么是黑的?(引导分析物态)观察、讨论,回答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升华和凝华现象展示几种现象。引导区别有关的现象利用前面的方法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整理六种物态变化出示物态变化关系图学生自评: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归纳,小结1、情景引入,设问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

5、“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的思想。2、导入新课,猜想a.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b.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c.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从这个关系表来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要经过液态这个过程,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3、设计实验①出示装在烧杯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问:给碘加热,

6、碘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会变吗?停止加热,又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又会变吗?让学生猜想,将有代表性的发言写在一边。②由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器材。对学生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共同筛选出较优的方案。4、学生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并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问:你看到烧杯中有什么现象?(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问:此时有没有液态的碘产生?你如何验证?演示:将蒸发皿取下,烧瓶倒立,问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有紫色气体逸出,无液体流下)移去酒精灯,盖上蒸发皿,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的颗粒形成

7、,无液体流下)5、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用酒精灯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用酒精灯加热,而是对外放热。结论:(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6、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及应用(1)、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指导。  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

8、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2)、白炽灯灯丝变细,内表面变黑。(知识链接:灯丝发光正常温度是2000摄氏度,钨丝熔点是3410摄氏度。)(3)、秋冬两季早晨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