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

ID:1491329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_第1页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_第2页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_第3页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_第4页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研究  【摘要】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汉语中的话题和话题结构,本文提出了三个假设:一、根据话题结构移位生成说及基础生成说的对比研究,邻接条件不能作为话题结构生成方式的判断标准。二、汉语中关系化与话题化呈不完全对称现象。我们可以运用关系化的测试方法来判定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第三个假设是基于乔姆斯基(1998)的最简方案来解释汉语话题结构的移位生成及基础生成的原理。  【关键词】话题结构关系化测试特征核查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4-0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汉语中的话题与话题结

2、构一直是语言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各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的话题及话题结构的生成,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试图在乔姆斯基(1998)最简方案的框架下对汉语中的话题及话题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以期得到更为完整的认识。  1.汉语语言学的话题观念  赵元任(1968)提出汉语主语话题等同论。其观点主要是汉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就是话题和它的述题的关系。主谓的语义关系很松散,在形式上可能有停顿,语气助词等。进一步导致人们关注汉语话题问题的是Li&Thompson(1976)提出的“主语-话题”类型学。在这种理论中,汉语被列为“话题优先”的语言,区别于英语

3、这类“主语优先”的语言。此后,话题和主语被区别看待,对话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黄正德(1982)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汉语话题结构和英语疑问结构都是由移位形成,在移位过程中都受到孤岛条件的限制。Xu&Langendoen(1985)用了很多较复杂的汉语话题句来测试这一结构是否符合移位限制条件。得出的结论是汉语的话题结构不是移位生成,而是基础生成的。  2.关系化测试  2.1移位说与基础生成说的对比研究  关于话题结构是移位生成还是基础生成,语言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Huang(1982)认为话题的移位遵循邻接条件,因而话题是移位生成的。如(1):  

4、(1)*小李i老王[NP[CP[IPti/j很了解tj/i]的]人j]  在例(1)中,“小李”可以是“很了解”的主语或者宾语。但是无论“小李”是主语还是宾语,它的移位都同时跨越了NP和IP这两个节点。根据邻接条件,这种移位是不合法的。  Xu&Langendeon(1985)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话题结构是基础生成的。他们给出的例证表明:某些话题与它在原句中的语缺(gap)跨越多个节点,但是仍然合法。  (2)这些画i,我都不认识[NP[IP想要ti]的人]  如果“这些画”是经“想要”后的语缺移位而来,“这些画”的移位则超越了NP和IP两个节点,这样就违反了

5、邻接条件,但实际上它是合法的。因此,Xu&Langendeon(1985)提出“这些画”并非是由ti移位产生的。话题是在句前位置直接与句子合并,即基础生成的结果。  通过对这两种生成说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邻接条件作为判定标准是有争议的,我们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判断汉语话题结构的生成。  2.2关系化与话题化  在对关系化的处理中,关系化小句通常被认为是核心名词的附加语。如果作为附加语,关系化小句就可以随意地附加,但在有些短语中却是强制性的需要,如例(3-4):  (3)theNewYork(thatIknew)  (4)thefiveofthegirls(

6、thatcametoschool)  Kayne(1994)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关系化实际上也涉及句法移位。如例(3)可以表示成(5),(语义)核心名词从句子中移出。  (5)the[NewYorkthatIknew]  Simpson(2002)针对汉语中的关系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汉语的情况与英语类似。  (6)我前天听到的经理辞职的消息  [DP的[CP[DP经理辞职的消息]m[IP我前天听到tm]]]  →[DP[IP我前天听到tm]p[D的[CP[DP经理辞职的消息]tp]]  Kayne(1994)和Simpson(2002)都是将关系化和话题化做

7、了等同处理。Li(2002)则认为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英语,却不适用于汉语。她的例证(7-9)表明汉语中关系化跟话题化并非是完全地一一对应。有的能够关系化但不能话题化,如例(7-8);有的能够话题化但不能关系化,如例(9):  (7)a.他修好那部手机的方法  b*那个方法,他修好那部手机  (8)a.他不上学的后果  b*这个后果,他不上学  (9)a.书,我喜欢读西游记  b*我喜欢读西游记的书  2.3关系化测试  根据Li(2002)的观察,汉语中话题化与关系化呈不完全对称现象。能关系化的话题句为移位生成,如话题化结构及左偏置结构(见例10-11);不能关

8、系化的话题句为基础生成,如典型的汉语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