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ID:14930855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作,着重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分析  2004年发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后,全球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受国际监管理念的影响,同时受金融机构案件频发的警醒,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加大了操作风险管理力度。2005年银监会出台了防范操作风险的

2、“十三条”规定,2007年5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并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2008年9月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指出商业银行选择标准法、替代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之一来计量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2012年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操作风险组织架构、政策、工具、流程和报告路线方面的监管要求做出了全面承接与细化,并要求国内银行业在2018年前达标。至此,在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被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

3、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一)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主观偏差  一是认为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部门或操作岗位员工才会产生的业务风险,对操作风险的普遍性、危害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认识和整体把握。二是认为操作风险管理主要是管理层的任务,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导致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受到影响。三是管理层面还存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深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未能有效实施操作风险管理的规划。  (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实际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在风险管理实际执行中,

4、对风险管理工具的认知和应用还存在报送数据、报告之类的初级操作,且报告的风险分析质量不高,数据错漏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普遍欠缺,不能熟练运用操作风险三大工具实现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预警处理的全流程管理,使管理层不能全面深入了解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不能有效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发展策略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三)操作风险监测分析不到位  目前,操作风险管理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度不够,主要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管理部门通常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事件后的突击检查、查找问题、整改工作和处理责任人等。操作不按流程、审核不到位

5、、随意简化程序等问题依旧屡查屡犯,不能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和防范操作风险。另外,风险预警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事前全面、系统的评价机制,不能有效的对风险损失事件进行预测和控制。  (四)基层操作风险相对突出  基层机构数量众多,管理链条过长,监管相对较弱,是违规操作发生的原因之一。根据监管部门发布的案情通报,大案要案及违规事件主要大部分都集中在银行的基层机构,反映出银行对基层机构的控制及基层机构自身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制度执行力不强,风险最为突出,基层营业网点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违规操作屡查屡犯。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管理者应充分

6、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现状,营造全员共同参与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从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内部积极和谐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组织多形式、分层次的操作风险管理培训,培训课程应涵盖操作风险管理实务、风险资本计量、操作风险管理师资培训等,保证各级员工获得足够的操作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改善和强化绩效考核和约束机制,加强对监管政策及要求的学习与传达。由于基层机构内控水平较为薄弱,操作风险管理应把基层机构的内控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准。不仅要加强对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的及时监控,还应将风险因素的考核纳入网点负

7、责人绩效考核范畴,并加大操作风险的考核权重,提高内控管理工作效果考核分值,明确奖惩标准。通过考核促进基层行重视操作风险管理,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操作风险管理。  (三)加强内控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一体化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防范起因于内部管理流程、人员以及系统的操作风险。实际工作中,对操作风险发挥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内部控制体系。内控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一体化管理思路,要从组织与职责、体系与流程、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将内控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两项工作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