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以为径经以载道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

ID:14946429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1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_第1页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_第2页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_第3页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_第4页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以为径经以载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經以為徑 經以載道(張繼禹:中國道協副會長)    當代道教徒要更加重視道書經典的奉誦研習和整理收藏  欣逢盛世,中國道教協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華夏出版社於1997年組織發起對道藏經典進行新的整理編校,這是繼明正續道藏經編纂以來新的一次大規模整理,是盛世修典傳統的繼續。本人有幸參與並受命組織這件為道教界和社科文化界關注的大事,這對我來說不僅是榮幸和責任,更重要的是使我對道藏和道教經書有了更多的瞭解和進一步的認識,在這幾年的參與中,所見所聞,不僅使自己從中增長了見識,也使我感到自己讀的經書太少,認識到作為一個道教徒當以經為徑,潛心習讀經書

2、才是求道學道、修道悟真的根本,舍此別無捷徑。在此,謹就個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敍述於後,和諸同學同道共勉。一、經以為徑,經以載道  世界上的各大傳統宗教,都與其起源地區的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各宗教又在自己的建立發展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經籍,並有自己宗奉不二的經典。生長于中華沃土的道教,與華夏文化密不可分,既是三代以來傳統中國巫史文化的繼承者,更是道家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者,不僅重視華夏固有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更十分重視經典經書的傳授、研習、奉誦和整理。在道教看來,道教經典的由來、傳授、奉誦等都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雲笈七簽》卷三《道教本始部》說:“尋

3、道家經誥,起自三元;從本降跡,成於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會,其八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雲篆。太真降筆,玉妃拂筵;黃金為書,白玉為簡;秘于諸天之上,藏于七寶玄台,有道即見,無道即隱。”三元乃由道的妙一之氣分化而在,既是經誥“從本降跡”的起始,同時也是“萬物斯備”的本源。按《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說是:“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成三氣,又從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其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分為三。道教最高信仰的三清境三寶君就是三元的代表,分別是玉清天寶君,上清

4、靈寶君,太清神寶君。他們各說了十二部經,成為道教尊奉的三洞三十六部尊經。秘而藏之,以傳授有道之君。誘俗修仙,從凡證道,顯揚道德,同契妙理,保命護身,化育群方。據《上清源統經目注序》載,洞真部《上清經》藏于上清宮,皆玄古之道,自然之章,起于九天之王,九玄道君命東華青宮撰定靈篇,集為寶經。太元真人茅盈曾師從西城王君,得傳此經。漢孝平皇帝時再度由西城真人于陽洛之山傳授給清虛真人王褒,褒又于晉成帝時授紫虛元君南嶽夫人魏華存,後由揚羲、許謐諸真相傳於世。據《道教本始部》載,洞玄部《靈寶經》,則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軒轅黃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嚳於牧德之台,夏禹感降於

5、鍾山。其後是葛孝先、鄭思隱得而師資相承,授受不絕。據《三皇經說》,洞神部《三皇經》乃天皇、地皇、人皇三皇所授之經,自三皇八帝之後,其文亦隱。至晉武帝時由鮑靚于嵩高山石室得見,自盟而受,後傳于葛洪真人,相傳行世。祖天師立教布化,先獲老君降授靈寶之文,再得老君授以《正一經》及正一科術要道法文,並得《太平洞極之經》,尊奉《五千言》之文,且始開道門經授受之淵源,崇三洞,秉真一,正人心,福國家,益世教為宗旨。從上述及有關記載可知,道教經典之神妙、傳授之神聖、演道教化之重要,故而被信仰者奉為必須皈依敬奉的三寶之一,倍加珍重。  道教在創立之後,其所奉持的經典道書

6、在傳行中日益增多,為使之真正發揮傳揚真道、敷衍大義的功用,為學道尋真者指明正確的途徑,並使之在傳承中得到積累和豐富,六朝以來,歷代的道門的高士都積極地對道教經典道書進行收集和整理。東晉葛稚川始訪搜天下道書經典,作《遐覽》著錄其目以傳存於世;繼有陸天師修靜廣集道書,刊而正之,以整緝遺蹤,提綱振紀。編撰《三洞經書目錄》,總括三洞。並著書強調,要以齋直整治心身,持定正一盟威禁戒科略,使民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史稱其時道俗歸心,大敞法門。再有梁道士孟智周依據三洞作《玉緯七部經書》,所謂七部就是“三洞”及“四輔”(太清、太平、太玄和正一)。據《

7、雲笈七簽》卷六所載,太清乙太一為宗,大道氣之所結,清虛體大,道乙太清輔洞神。太平以三一為宗,明六合太通為一,正平之氣斯行,道以太平輔洞玄。太玄以重玄為宗,崇玄之致,以玄為太,道乙太玄輔洞真。正一者,正以治邪,一以統萬,遍陳三乘。“夫七部者,蓋乃總道化之教方,統玄門之正典,包羅群藝,綜括眾文”。至唐朝開元年間,在三洞四輔體系架構下,道教的第一部經典總集《開元道藏》編纂得成,宋朝時又編纂成《政和道藏》,並在福州雕板刊行,其後金、元、明歷代皆有《道藏》之纂修,為道教各大名山宮觀所珍藏。歷代道教經典總集《道藏》的編修,不僅使道教不斷出現的道書得到整理和豐富積累

8、,道教的教義教化得以傳揚,也為我國積累了一份豐厚的遺產。《道藏》所集經書,內容豐湛,涉及到哲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