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

ID:1495553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1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_第1页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_第2页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_第3页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_第4页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疼痛的现代治疗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疼痛医学管理疼痛医学,是一门新型边缘学科。近20年来,疼痛作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各种各样专业性疼痛诊疗机构在世界和国内各地蓬勃兴起,如疼痛门诊、疼痛专科、疼痛中心等,越来越多不同专业的专业学着走到一起,携手共同对付各种疼痛,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回顾历史,人类与疼痛斗争了几千年,成效不大,但是近几十年却有长足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摒弃了过去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见痛止痛,孤军作战的做法。事实上,疼痛的研究和诊疗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广播只是和多学科协作,波切需求相互交流,谋求发展。本专栏从2004年1月

2、开始刊登有关疼痛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新问题,新进展以及如何改变观念,进行协调和协作的文章,面向国内省内从事疼痛诊疗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或医院管理人员。我们衷心希望该专栏能为广大从事疼痛诊疗的工作者提供一条接受和交换疼痛医学新技术信息和新研究进展的新途径,共同提高疼痛诊疗水平。在此,希望各位同仁积极参与和提出宝贵意见。肿瘤疼痛的现在治疗和展望主持人简介高崇荣,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中华麻醉学会和中华疼痛学会委员,广东省疼痛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主任,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

3、专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和《广州医学院学报》常务编委。从医任教38年来,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现在疼痛治疗学》、《临床检测血》和《现在器官移植学》等五部医学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经广东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批准,在广医二院建立了中华疼痛学第一临床中心。近十年来,为广东省疼痛诊疗事业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晚期癌痛的治疗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根据2003年12月30日“健康报”引用的统计资料报道,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死亡原因分析中

4、,晚期癌痛已经位居首位,在农村位居第二位。2003年11月11日“中国医药报”指出: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有癌症病人超过700万,51%-62%的病人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加约160-200万病人,每年死亡人数约130万。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痛病人所面临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32篇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70%的晚期癌症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只有部分人可能得到合理治疗。国内最新资料指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

5、人中,仅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本组资料介绍目前我国晚期癌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存在问题及分析、对策【关键词】肿瘤疼痛治疗目前,国内、外学着都在进行晚期癌痛的系统流行病学调查,FOLEY(1979年)报道一组癌痛的发生率为45%-80%不等,PROTENOY(1989年)报道晚期癌痛的发生率为95%国内伤害医科大学一组病理为30-79%,平均64.25%(532/828),其中原发性肝癌为90%。此外,WHO根据32篇发表治疗的综合分析指出:70%的晚期癌症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

6、的折磨,其中只有部分人可能得到合理治疗。同时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加,据里输液(1998年)报道陕西宝鸡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1.6%;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李连弟(1997年)报道70年代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3.65/10万,而到了90年代上升至108.26/10万、增加了29.42%其中城市增加了22.63%,而乡村增加了32.15%。根据2003年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上消息: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恶性肿瘤仍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让肿瘤病人不痛

7、”的奋斗目标,尽管经过全世界范围的努力,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经过我国政府及一大批有志于肿瘤疼痛治疗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然而直到目前,在晚期癌痛治疗领域我国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加强肿瘤疼痛治疗的力度,不仅仅是我们从事医务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全社会任务之一。本文将概述并讨论晚期癌痛现代治疗的常用方法和发展趋势。1 癌痛的原因1.1肿瘤直接压迫、刺激神经;1.2肿瘤骨骼转移;1.3肿瘤对痛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的刺激;1.4肿瘤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1.5手术后、放射治疗后、化疗后和其他治疗后疼痛;

8、1.6心理因素。2癌痛的分级和疗效的评价根据WHO早期制定的癌痛程度的分级和疗效的评价标准如下:2.1疼痛分级0~3,共分四级:0级-无痛,1级-轻度痛,2级-中度痛,3级-重度痛。2.2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