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

ID:1497263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1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_第1页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_第2页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_第3页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_第4页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  施今墨,施老,是近代著名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施老师承李可亭先生,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糖尿病治疗理论[2]。本文现研究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施老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特色。  1病因病机  施老认为消渴症的根本原因是阴虚燥热。施老曾指出,消渴症患者均由于阴亏于夏、火炎于上,水火不相济引起的[3]。阴虚可能是由于先天或后天不足,引起阴津分泌不足。先天责于肾,后天责于脾。消渴症患者渴饮无度、津液亏竭、肌肤消瘦、精气亏虚、尿量频多、消谷善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肾阴、

2、胃阴、肺阴损耗加重的情况。  施老认为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易劳累、无力、虚胖、神疲气短、正气不足、日渐消瘦等症状[4]。糖尿病患者出现气虚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精气不足,脾失健运,运化水谷之气不足,而脾者恶湿喜燥,如果仅用苦寒、甘寒物降火,可会损伤脾胃,加重气虚之症,从而使病情加重[5]。糖尿病患者的脾气虚,进入体内的食物并没有被有效利用,饮食运化异常,使得血糖生成失常,脾失健运则可能导致阴津不足,血糖无法为体内脏腑、四肢所用,血糖积累过多后则随小便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使用大量的寒凉药物后,容易出现阳虚阴寒的症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是气虚阴虚,但是患者长期使

3、用苦寒物后,疾病累及肾脏,阳气外泄,内生寒气,从而出现阳虚阴寒症。  现代医学理论中,胰腺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均需要经这些分泌物的作用后才能为人体所用。如果胰腺功能减弱,其分泌物水平逐渐降低,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障碍,机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出现脾虚、气血不足的症状。由此可见,脾气虚损、脾功能障碍是产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辨证思路  施老对糖尿病的辨证非常重视,通常联用多种辨证方法分析糖尿病。施老认为辨证糖尿病时,应以虚实寒热为纲、以三焦为目的辨证思路进行辨证。糖尿病临床症状多为热证、虚证,其中常见类

4、型是虚热证,少数为寒证、实症。进行糖尿病辨证时,应先辨明阳虚、气虚、阴虚的区别,分清虚热、实热。实证有肝风、阳亢、痰浊、瘀血等症状,通常由热邪、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施老诊治糖尿病时,通常兼顾实证、热症、虚证用药。  糖尿病有典型的三证,即上消、中消和下消,辨证时应从三焦方面进行辨证。从分属三焦脏腑角度辨证糖尿病时,该病并不局限于三焦,因此,可根据三焦脏腑的实际情况用药。施老认为,上消主要表现为渴饮无度、口干思饮,中消表现为多食善饥、形体消瘦,下消表现为尿量频多、夜间尤甚。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养阴生津法:肺阴虚、上焦病变者,可用天门冬、百合、石斛、天

5、花粉、麦门冬、玄参、生地黄。  清热解毒法:胃经实热、中焦病变者,可用薏苡仁、绿豆衣、牡丹皮、栀子、知母、黄柏、黄芩、黄连、石膏。  益气健脾法:脾气虚弱者,可用苍术、白术、党参、山药、黄芪治疗。山药30g~60g,黄芪30g。  滋阴养血法:肝肾精血不足联盟、下焦病变者,可用女贞子、白芍、当归、何首乌、鹿胎、鹿角胶、肉苁蓉、枸杞子、紫河车、山茱萸、熟地黄等。  敛精固涩法:该法一般与滋阴养血合用,可用沙苑子、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白果、乌梅。  润肠通便法:便秘肠燥者,可用瓜蒌仁、火麻仁、皂角子、晚蚕砂、玉竹、郁李仁等。  芳化醒脾法:食滞湿盛者,可

6、用木瓜、玫瑰花、苍术、佩兰叶、谷芽、鸡内金、扁豆花、厚朴花。  平肝熄风法:失眠、高血压者,可用决明子、谷精草、远志、酸枣仁、菊花、夏枯草、白薇、茯神、白蒺藜、牡蛎、龙骨、朱砂、磁石。  温阳固脱法:阴寒阳虚者,可用炙甘草、芡实、山药、白术、金樱子、覆盆子、补骨脂、巴戟天、人参、山茱萸、桑螵蛸、鹿茸粉、肉桂。  活血化瘀法:血瘀者,可用玫瑰花、桑寄生、牛膝、泽兰叶、茺蔚子、当归、川芎、丹参。  联合治疗  滋养肝肾补益心脾法:肾受损而精亏者用此法进行治疗。肾主藏精,肾损而阴精不足,使得津液生成不足,内生虚热,且开阖封藏异常,水谷精微不化而下泄,营养供应不

7、足,机体阴虚气虚。因此,应用滋养肝肾补益心脾法进行治疗,尤其是脾气虚弱者,该法可健脾养肾,促水谷精微运化,使机体得以充养。  补中生津兼助消化法:脾气虚,机体脏腑四肢血糖吸收不足,血糖蓄积,内生虚热,可用补中生津兼助消化法治疗,可促血糖输布脏腑四肢。  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本法治疗肾亏脾虚,肾亏而阴精泻,血瘀阴虚者。  滋养肝肾交通心肾法:本法治疗肾亏阴虚,心肾失交,相火妄炎,气虚阴虚者。  滋阴清热健脾补气法:本法治疗脾虚气虚,亢盛燥热,阴精不足,精微输布四肢百骸不足而下泄。该法主要补气,辅以止渴、生津、清热,补气补阴,消燥热。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法:

8、本法治疗脾虚气虚,肾亏阴损,脏腑失养,精微下泄,阴津不足者。  补心强肾健运脾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