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

ID:1497796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_第1页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_第2页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_第3页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探索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推崇“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传统学生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在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从评价主体、评价重心、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赏识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方面探索学生评价,指出学生评价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具体针对“SQLServer数据库”课程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评价  一、高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极力推崇“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系统阐述出自1926年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的《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教、学、做合一”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有着自身的特点。  1.实践性  “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不论是教还是

3、学,都需在实践中来“做”,即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切实的教和学。  2.整合性  教、学、做三者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它以“做”为中心,使“教”和“学”组成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整体,形成了一个教学相长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3.变动性  教、学、做合一是变化的、发展的理论。  4.应用性  教、学、做合一能适应各种教育形式,尤其适用高职教育。  二、传统评价观存在的问题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评价仅从知识和技能两个角度出发,认为“智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人们可以客观测量

4、并分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并且将智力等同于认知能力。它认为,评价就是一种检测,重在对知识结果的评价。  这种评价观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终结性评价,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过程,一般是一纸定性,一考定乾坤。  (2)评价内容单一,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就是那张记录学生某一时期各科考试分数的成绩单。4  (3)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忽视定性评价;其测量的方式一般是借助一些经典的量化手段,测出个体的量化分值,并将这个分值作为主要依据来得出个体力高低、素质优劣的结

5、论。  (4)评价主体单一,过于依赖教师评价,忽视其他参与者。  (5)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学生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哪些学生是智力优秀者,哪些是智力较低者,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它认为智力是由相互独立、相互平等的8种或更多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以

6、及自然观察者智力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教学的最大需求。首先,它主张评价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注重评估的情境性、真实性以及发展功能。加德纳教授批评传统智力测试的片面性,因为它“没有关于过程的观点,没有关于一个人如何解决难题的观点,它有的只是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确答案的结果”;其次,它主张评价的重点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它主张评价的标准应定期更新或灵活运用,而不能一成不变,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学生评价的做法  受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

7、论为评价学生的智力和才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功程度开辟了新的视野,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必须结合高职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发展性的评价为指导,坚持评价的多样性、全面性。  1.评价主体要多样  评价的主体要变化和多样,且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教、学、做合一”模式强调教法、学法、做法合一,所以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及其做的主体都应该考虑进评价主体的范围。所以评价的主体应为任课教师、同学、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班主任辅

8、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及实习(或用人)单位等。  2.评价重心偏过程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的阶段性检测只能反映出学习的某些方面,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全部。所以,在学生评价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应该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