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

ID:14983302

大小:4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31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_第1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_第2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_第3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_第4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作者:张建民(2009年8月10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哲学实体论”闪耀着人类哲学精神的璀璨光芒,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学习和掌握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继承“实体论”蕴含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成果,克服“实体论”的理论缺陷,对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实体论的简要内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包含‘实体’和‘本体’两方面的内容。‘实体论’也被大家称为‘本体论’。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表述的实体论内容:1、一个专用名词所指的对象就是‘实体’,而一个共用名词(类名词)或形容词所指的对象就是‘共相’。例如太阳、月

2、亮、法国、拿破仑这些专用名词所指的对象都是唯一的,不能适用于其它更多对象的‘实体’;狗、猫、人这些共用名词或类名词所指的对象都是能够适用于众多对象的‘共相’。‘共相’问题就是要探讨共用名称或类名词所指对象的意义,以及象白、硬、圆等形容词所指对象的意义。2、表示‘实体’的词语同表示‘共相’的词语,在判断语句中具有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在用系动词“是”连接两个词项的主谓判断语句中,表示‘实体’的词语总是处在主语的位置,作为被判断或被述说的对象或主词,表示‘共相’的词语总是处在谓语的位置,是述说主体的宾词。亚里士多德说:‘共相’一词在我的意思是指具有可以述说多个实体或

3、主体的这样一种性能的东西,‘个体’一词在我的意思是指不具有述说多个主体或实体这种性能的东西。3、实体有第一实体、第二实体之分。第一实体是指客观存在的‘个体’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个平房等等,第二实体则是指第一实体的属或种,例如人、动物就是指‘个体’事物所从属的属或种。“第一实体是其它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它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里面”,“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那就不可能有其它东西存在”。“在第二实体中,越接近第一实体其实体性就越多。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说他是“人”比说他是“动物”更接近个别人。因为“人”这个种,比“动物”这个属

4、在更大程度上、更多地指出了个别人的特性”。4、思维认识所涉及的范畴有十种:实体、性质、数量、关系、场所、时间、姿势、状态、动作、承受。在这十种范畴中,“实体”范畴是最基本的范畴。什么是范畴?“范畴”是一个希腊语词,指事物的类别或种属。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哲学所涉及的‘存在’作了如下界定:一个‘存在’是任何一个可以用‘是’或‘有’来描述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指出了关于世界万物的第一个哲学的分类系统,虽然这个关于事物的哲学分类系统是不完备的,但它具有光辉的开创性意义。5、实体在最严格、最元初、最充分的意义上说,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和个

5、别的马,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人们所说的第二实体,是指作为属而包含第一实体的东西,就象种包含属一样。如某个具体的人包含在‘人’这个属中,而‘人’这个属自身又被包含在‘动物’这个种之中。述说一个主体的名称或定义,也一定能表述一个主体。6、实体独有的特征是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可以有相反的性质。如某个人在数目上始终是同一个人,但他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发热、有时发冷,有时行善、有时行恶。除实体外,其它事物不具有这种特点。如‘颜色’虽然在数目上保持同一,但同一种颜色不可能既黑又白,某一行为自身,在数目上始终是一,但不能同时既是善的、又是恶的。只有第一实体能够

6、容忍或包含完全相反的性质,第二实体或共相都不能容忍或包含相反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表述的‘本体论’内容:1、我们只有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事物的原因可分为四项:其一为‘本体’以及怎是,(‘为什么’即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和原理(本因)。另一个是物质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和动变的终极(极因)。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形式、动变、目的是组成事物的四个基本因素。一个大理石雕像就是一个事物,大理石雕像的基本原因包含大理石材料(质料因),区别与其他

7、事物的形式(形式因),石匠艺术家雕刻塑像的劳动(动因),艺术家雕刻大理石塑像具有的终极目的(目的因)。如果缺少了以上四个基本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一切事物都不能创生,都不能在现实中存在。2、从古到今大家所常质疑问难的主题,就在何谓‘实是’亦即何谓‘本体’。本体为诸范畴中之原始‘实是’,于时间、于认识、于定义上均先于其它范畴——本体为古今哲学研究之主题。个体、可感事物不是本体,因为它是可以灭坏的;普遍性、科属、意式(理念)不是本体,因为它不能独立存在。以意式(理念)为独立本体,而又以意式为可由其它意式组合而成是荒谬的。元一、怎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