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ID:15433624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_第1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_第2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_第3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那个很久以前直至如今一直被追问却永远令人疑惑的问题“存在”是什么?,不过是在问“实体”是什么?我们今天认真学习、掌握、评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对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产生。    亚里士多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是在分析批评理念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是不真实的”,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

2、绝对存在”。柏拉图把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完全脱离时间限制的真实事物称为“理念”。柏拉图还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酷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恩师关于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理念论的错误在于

3、把“理念”看成脱离可感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他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不能设想在在个别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房屋。在批评自己老师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思考和缜密论证创立了实体论。  二、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简要内容。    实体论也被大家习惯地称为本体论或共相论。  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指出:专用名词所指的事物就是实体,而一个形容词或类名词所指的事物就是共相。例如:太阳、月亮、法国、拿破仑这些专用名词所指的对象都是唯一的,不能适用于其它更多的对象。象“狗”、“猫”、“人”、这样的通用名词所指的对象

4、,则可以是许多不同的对象,共相问题就是要探讨通用名词所指对象的意义,以及象“白”、“硬”、“圆”等形容词所指对象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说:‘共相’一词在我的意思是指具有可以被我们用来述说许多个主体的这样一种性能的东西,‘个体’一词我的意思是指不具有被我们用来述说许多个主体的这样一种性能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说:“实体有第一实体、第二实体之分”。第一实体是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个平房等等。第二实体则是指第一实体的属或种,例如“人”、“动物”就是指个别具体事物所从属的属或种。“第一实体是

5、其它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它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里面”;“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那就不可能有其它东西存在”。在第二实体中,越接近第一实体其实体性就越多。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说他是“人”比说他是“动物”更接近个别人。因为“人”这个种,比“动物”这个属在更大程度上、更多地指出了个别人的特性。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第五章对实体作了严格的界定:实体最严格、最元初、最充分的意义是既不(不能用来)表述某一载体(主体),也不存在于某一载体(主体)之中的东西。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实体论的成绩和

6、缺点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成绩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的错误观点。另一个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世界万物具有统一性的正确观点,填平了柏拉图在两个世界之间开挖出的鸿沟,并且为第二实体、共相、理念存在的合法性、可思议性、可认识和把握性给予了逻辑证明。  从常识的角度看世界,世界是全部可感个体事物组成的集合同一体,世界上除了人们现在或未来可以用眼看到、用手接触到的可感个体事物外没有任何其它东西。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事物、共相、普遍性、理念只有作为可干个体自然

7、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才是可以被人所思议的,才具有存在的合法想、合理性,才可以被人认识和掌握。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实体论有一个重大缺点。亚里士多德在对实体的界定和认识中犯了片面性的认识错误,没有获得完全符合“实体“实际的正确知识。  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既不表述主体、也不存在于主体之中的观点符合第一实体的客观实际吗?  从常识的角度来看,一个可感个体事物必然存在于另一个更大的可感个体事物之中,是更大可感个体事物的一部分。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用来述说这个自己所从属的主体,是自己所从属主体的逻辑关联物。  例如:一个生

8、长在苹果树上的又大又红的苹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必定是一个可被人感知的个体事物,必定是一个第一实体。如果说这个红苹果是第一实体,那么他不能被人用来述说自己所从属主体的某个方面吗?不能被人用来述说它自己的母体苹果树吗?他不存在于另一个可感个体事物、另一个第一实体—苹果树之中吗?他不是自己所从属主体的逻辑关联物吗?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从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