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

ID:14986832

大小:15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31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_第1页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_第2页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_第3页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_第4页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目的随着上海移动综合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为规范上海移动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的正确使用,特制定《上海移动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技术规范(V1.0)》。b)适用范围本规范作为上海移动范围内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产品的生产、装配、采购、施工、维护以及工程设计的依据。c)引用文件/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企业技术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企业技术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GB/T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

2、C60794-1-2:2003,MOD)2GB/T12057.1-2000光纤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3GB/T2423-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4GB/T3873-19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5GB/T7247-1995激光产品的辐射安全、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6YD/T1272.1-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7YD/T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8YD/T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9YD/T1770-2008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10YD/T2152-2010光纤活动

3、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11YDT1272.4-2007光纤活动连接器_第4部分:FC型12YDT2341.1-2011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机械型13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14SJ/T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d)定义/术语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Pre-terminatedBow-typeDropCable)定义:在工厂单端或两端预先制作插头的蝶形引入光缆。e)管理职责本规范非管理规范。f)流程图无。a)管理内容/通用要求a)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预

4、成端引入光缆的产品外观、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2外观结构要求预成端引入光缆由引入光缆和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组成,按照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单端预制成端和双端预置成端型,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引入光缆插头图1单端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结构示意图插头插头引入光缆图2双端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结构示意图7.3插头尺寸及陶瓷插芯端面要求7.3.1插头尺寸预成端引入光缆插头(含保护套管)的长度L应不大于60mm,如图3所示。L图3预成端引入光缆插头长度示意图7.3.2连接器类型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

5、(皮线光缆)连接器可分为SC或FC型两种类型。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按插针体端面形状主要为UPC类型。7.3.3陶瓷插芯端面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插头的插针体端面以光学方式进行研磨处理,处理后要求表面光滑、洁净、无明显瑕疵和划痕。注:必须使用陶瓷插芯端面。陶瓷插芯端面应满足图4所示区域划分。陶瓷插芯端面各区域外观应满足表1的外观要求。UPC端面3D尺寸应满足表2的尺寸要求。图4端面区域划分表1端面外观要求区域项目A区(0~40μm)B区(40~125μm)C区(接着层)D区(ferrule端面)裂痕不可有不可有不可

6、有不可有欠缺(缺口)不可有直径≤3μm允许1个3μm≤缺口直径≤20μm,允许3个,≤3μm允许接收ferrule端面欠缺10μm≤直径≤30μm,允许3个;直径≤10μm允许接收。刮痕不可有直径≤2μm允许1个线宽≤3μm,允许接收线宽≤5μm,允许接收破损凹凸点伤突起气泡异物不可有直径≤3μm允许1个直径≤1μm允许接收;1μm≤直径≤20μm允许3个直径≤1μm允许接收1μm≤直径≤30μm允许5个一般异物没有固定异物,能用气枪吹掉的允许没有固定异物,能用气枪吹掉的允许没有固定异物,能用气枪吹掉的允许;如不能除去的异物,按点伤判

7、定没有固定异物,能用气枪吹掉的允许;如不能除去的异物,按点伤判定端面变形//直径≤2μm以下,允许1个/表2端面3D要求接头类型曲率半径(mm)凹凸量(nm)顶点偏移(um)角度(°)UPC7~25-50~500~50/7.4引入光缆要求7.4.1光缆机械性能引入光缆机械性能包括可分离性(针对蝶形光缆)、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和弯折等项目,各项要求如下:(1)可分离性(针对蝶形光缆):应能从光缆分离口处较容易地将光缆分离200mm,其撕裂力的最小值应不低于10N,最大值应不大于20N。分离后光纤应能完全裸露出来,且着色层无明

8、显剥离,分离出来的光纤应不能从剩余的光缆中用手抽动出来;加强构件处的护套应保持完整,无裂纹。(2)拉伸及压扁性能:引入光缆的拉伸及压扁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表3引入光缆机械特性指标光缆类型应用场景加强件光缆类型受力类型拉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