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

ID:15000288

大小:4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31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_第1页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_第2页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_第3页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_第4页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张岱年论文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价值论的名称是近代才有的,而关于价值的思想学说,则不论中国与西方,都是古已有之。在中国,至少可上溯到孔子;在西方,至少可上溯到伯拉图。在先秦时代,孔子“仁者安仁”的价值观,与墨子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大利”为最高准绳的价值观,有重要的分歧。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价值观与庄子“万物一齐”的价值观,更是相互对立的。到宋元明清时代,主要的哲学家

2、莫不各有其关于价值标准的观点。应该承认,价值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很少谈到价值观的问题,今试述其大要。中国古典哲学指先秦至19世纪中期1840年以前的哲学。西方古典哲学也指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哲学。在年代上,彼此仿佛。但西方古典哲学包括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国古典哲学则还不包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这却是一个重要的区别。一般常讲的价值指经济价值或商品价值,但是在经济价值或商品价值之外,还有更根本的价值。人们经常谈论的基本价值是真、美、善。孔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

3、尽善也。”(1)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足证孔、老都讲到美、善。真是比较后起的名词,现存先秦古籍中。真字作为一个重要名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3),以真与伪对待。在《老子》书中,与真字相当的是信。《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4)与真字意义相同的还有诚,《易传》云:“修辞立其诚。”(5),诚即真实之义。价值是后起的名词,在古代,与现在所谓价值意义相当的是“贵”。贵字的本义指爵位崇高,后来引申而指性质优越的事物。孟子说:“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

4、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也,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6)赵孟之所贵,指爵位而言。人人有贵于己者,便是人所固有的价值了。价值观的主要问题有二:一为价值的类型与层次的问题,二为价值的意义与标准的问题。价值不止一两个,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真为认识的价值,善为行为的价值,美为艺术的价值等。一件事物对人有用,可以说具有功用价值。如果对人有用的即有价值,人本身也应该有一定的价值。价值虽有不同的类型,但又必有共同的本质,这即为价值的意义所在。价值更有基本的标准,符合一定标准才能称为价值。此标准何在?这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这

5、些关于价值的问题都是非常抽象的问题。关于价值的学说是高度的抽象思维,但是我们不能因其高度抽象而否认其重要意义。关于价值的思维对于立身处世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庄子·秋水》的寓言中设问:“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秋水》篇虽然以“夫固将自化”否定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否定不了的。“辞受趣舍”就包含了价值的问题。人生有无价值?人生的价值何在?如何生活才有价值?这些是每一个要求自觉的人所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生价值问题也就包含关于真美善的价值的问题。试以时代先后略述春秋以来重要哲学家的价值观。一、春秋时代

6、的“三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记载:“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立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穆叔即鲁国贵族叔孙豹。所谓太上就是最有价值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就是肯定德、功、言都有价值,而以立德为最上,即肯定德的最高价值。这“三不朽”之说对于后人有深远的影响。二、孔子“义以为上”、“仁者安仁”的道德至上论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7)、“好仁者无以尚之”(8)的命题,认为道德是至上的。上字和尚字相通,都是表示价值。孔子所谓义指

7、道德原则,义的内容就是仁,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义还是一个“虚位”范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道德规范(韩愈《原道》区别了定名和虚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孔子没有以仁义并举(仁义并举,始于墨子)。孔子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9)“安仁”即安于仁而行之,“利仁”即以仁为有利而行之。仁者实行仁德,不是以仁为有利,即不以仁为手段,而以仁为目的。“知者利仁”,是有所为而为;“仁者安仁”则是无所为而为。“仁者安仁”即认为仁具有内在的价值。这种观点可以称为内在的价值论。孔子以道德为最高价值,所以说:“志士仁人,无求生

8、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0)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安仁、利仁的情况,仁与生并无矛盾。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与仁不能两全,便应牺牲生命以实现仁德。在杀身成仁之际,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把“道”“义”与富贵区别开来,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