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

ID:15055729

大小:10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1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_第1页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_第2页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_第3页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_第4页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兼并与收购(m a)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公式用公式编辑器(整体用)表规范英文字母首字大写不要用斜体多补充案例(并购前后报表分析)内容补全(如(3)自大(骄傲)假说:(Roll,1986))第十六章企业兼并与收购(M&A)第一节企业并购概述一、企业并购的概念(一)兼并与收购的定义购并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常缩写为M&A。是指对公司资产或控制权的交换活动,交换内容是对由各种生产要素构成的整体商品——公司控制权。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产权的转让是通过购买或转让的方式达到的,

2、因此形成“兼并”和“收购”两种方式。1、公司兼并(Mergerofenterpris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结合成为一个企业的行为。兼并又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吸收合并是以主并方的法人地位存续为前提,将目标企业的产权折合成股份,连同相应的资产和负债整合到主并方之中,以公式可以表示为A+B=A。例如2004年第一百货吸收合并上海华联商厦,华联商厦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

3、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现有的法人资格因合并而注销,合并后存续公司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同时解散,组合成一个新公司。新公司接管原公司的全部资产和债务,重新注册登记,重组董事会及管理机构。以公式可以表示为A+B=C。除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企业外,其他方面与吸收合并相同。例如,2005年,原中国港湾集团和中国路桥集团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在企业运作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所以一般统称为兼并或合并。2、公司收购(ac

4、quisitionofenterprise)是指一家公司以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取得其他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这些公司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的对象一般有股权和资产两种形式。同样用公式可以表示为A+B=A。(二)兼并与收购的异同兼并、收购本质上都是企业产权交易,但是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区分:1、从形式上看在兼并中,兼并方接受目标公司产权后,目标公司丧失了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兼并完成之后目标公司从法律上不再存在。而收购与兼并不同,收购完成后原目标公司法人地位并不消失,这使得收购比兼并有如下

5、一些优势:(1)不必因为新设立一个企业而带来操作程序上的费用、时间上的损失;(2)不需要对原有的债权与债务进行重新明确和不必对原有股票、债券、附带期权等另行处理;(3)不会产生由于整体接管目标企业而产生其内部的动荡,如原有雇佣由于解雇或者重新安置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情绪。(1)从行为上看兼并与收购一般都发生于企业与企业之间,而且多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上进行。区别在于:兼并体现双方共同的志愿,意思表示一致,通过谈判和友好协商寻求双方满意的结果,因此兼并往往是善意的。而收购常常是收购单方面意思的表示,被收购方

6、处于被动的地位,可能形成目标公司的抵抗,形成敌意收购。(2)从目标上看兼并、收购的共性在于:都是通过谋求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者资产,以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二者的差异在于:兼并的范围广,目标明确,谋求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和资产。其目标不一定是上市公司,任何企业均可以自愿进入兼并交易市场。而收购的目标是控制权,一般只发生在资本市场上,收购的目标公司一般是上市公司。(3)从程序上看兼并、收购在程序上都需要相关监督部门的审批和备案,接受反垄断部门的监督。并购合同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并且在规定

7、的时间内向政府部门登记、注册后,并购行为才成立。二者在执行中的区别在于:兼并一般是善意的,一般在达成协议后才公开声明,而且兼并方仅需要在兼并完成后向外界公布而不必透入更多细节。而收购过程,由于涉及上市公司,在收购进程的准备、开始、中间和结束等各个阶段都要向有关部门申报,而且要不断进行信息披露,公布收购比例、收购价格以及收购目的等。(1)从责任上看无论兼并还是收购完成后,收购方都需要承担出资责任。区别在于:兼并完成后,目标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兼并方,兼并方承担了目标公司所有的权利、债务及相关

8、责任,如法律诉讼、合同纠纷、员工去留等问题。而在收购中,收购方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之后,对目标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和风险。在后文中,本书统一采用兼并收购、简称并购的称谓,而不再作出区别,仅在确实需要区别的时候,分别采用兼并或者收购的用语。可用如下图表表示:序号兼并与收购的相同点兼并与收购的不同点1动因基本相同兼并目标公司的法人资格消失收购法人地位续存,但被控股2均以产权为对象兼并产权债务全部发生转移收购以收购出资为限承担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