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1505592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目前的技校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领会能力彼此相差比较大,从每次的数学考试参差不齐的成绩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学生对于技校数学这一学科的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进行探讨,来分析该教学法对技校数学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低起点、多层次”技校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2)12-035-01  由于自身的缘故,各类技术学校学生相比于其他重点高校的学

2、生,底子薄弱,对于文化知识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技校由于对于生源限制较少,所以新生在年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技校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教学的难度。所以,技校老师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技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纵观全国目前的技校数学教学,很多问题都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技校学生自身问题而言,因为大部分技校学生对于学习特别是繁琐枯燥的数学学习有排斥心理,对于数学学习“心不甘,情不愿”。另一方面是针对技校教师自

3、身的问题而言,由于技校的独特性,技校教师的教学目标的最低标准就是能够让一部分学生听懂老师在讲什么,至于学生是不是能真正领会和运用,在这点上对技校老师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两方面原因的综合,导致了技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深入开展比较困难。  对于技校数学老师来说,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骑虎难下的不利境遇,一方面是技校学校的教学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把实践技能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这就侧面降低了类似于数学等理论性学科的教学重要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中也明确规定了技校数学教学的大纲和进度,并且明令要求教师保证教学进度

4、。所以,“课时少、任务重”是当今技校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不少数学教师只能被迫地在有限的课时上,尽可能多的讲授教学内容,这必然会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导致技校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心理增强,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二、“低起点、多层次”教学及其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低起点、多层次”教学的概念  “低起点”指的是在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下,将教学的起点相应地放低,保证教学的开始便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层次”指的是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认识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目标,按由

5、易到难细化为几个阶段,使得大部分学生一段一段地完成所有教学目标。  总结来说,“低起点、多层次”教学的中心思想,就是放低教学起点,由易到难细化教学阶段,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的重要性  首先,技校教师将“低起点、多层次”教学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可以增加技校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优等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让水平稍低的学生也基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考试题目。这对于提高技校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6、其次,“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如果全面推广到技校数学教育上来,那么新鲜事物势必会对老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观念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老师再不会认为学生脑子笨,学生也不会再自我定位于“差生”的概念上。对技校只重技术不重成绩的老思想也可以带来改观。  (三)“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的指导原则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对于技校数学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要想深入贯彻并且科学运用好“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实践上一定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树立以人为

7、本的思想。“低起点”要适合所有的学生,保证在教学开始阶段没有学生掉队。其次,做好“低起点”的基础上,对于“多层次”要逐层推进,一定要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逐渐过渡到综合方面。第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在每个层次、每个阶段教学目标完成后,确认教学信息是否准确传递到了学生的脑海中,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四)“低起点、多层次”教学的具体运用  技校教师在技校数学的教学中,对于“低起点、多层次”教学的运用,在确保遵循上述的指导原则基础上,具体的做法是:  1.在新知识讲授之前,要

8、做到“温故而知新”。温习与新知识、新概念有关联的、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有帮助的旧概念,确保新知识更好的更快速的被学生所接受与领悟。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对于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新知识的教授起点。保证所有同学在起点处都能跟得上进度。  2.教师要深度解析所要教授的内容,并且制定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最后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教学的几个层次,这些层次的设计要兼顾教师授课和学生活动。  3.教师安排好教学各个阶段及层次后,要根据教学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