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

ID:15068031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_第1页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_第2页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_第3页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_第4页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行绿色建筑 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简介:人类社会在远古的蒙昧时期寄居在自然的怀抱中,从依靠自然恩赐的穴或巢作为栖身之所,到依托自然的条件建造人类居所,人类均囿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而敬畏地忍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与生存命运的摆布。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建筑的存在与建筑技术的每一步进步,都是人类在与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抗争,处处留有为改变不利于人类生活居住条件改善所做的不屈努力的痕迹。无论是隔绝、封闭的人类居住之方式,还是通过原始的手段使居所有利于人类舒适生存而间接地利用自然,都是人类在向自然争取更好的生存权的表现。在某种

2、意义上说,人类诞生与进化的漫长历程,都是与他们所创造的原生的绿色建筑相伴随的。关键字:能源消耗建筑节能绿色st1:*{behavior:url(#ieooui)}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类似乎找到了抵御自然对人类居所摆布的方式、找到了有能力对抗自然规律不利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手段。于是,人们开始建造与自然相抗衡并寻求独立于自然系统以外的栖息之所。人们开始应用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去建造认为能够对抗大自然规律的建筑,以这种主观安全感满足人类依附栖息之所抵御对恐惧的心理寄托。在这个工业高度发达的

3、时代,出现了城市化的高楼林立、阡陌交通、爆发式的资源消费、高密度的污染及大规模的废弃物排放。由工业化所推动的城市化对大自然造成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性的扰动,使大自然正常的生态系统和功能结构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割裂、阻断和破坏。这种人为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从不为人类重视的一点一滴的全球生态系统变异,到城市化进程加速中生态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厉地威胁到人类自身安全与生存。臭氧空洞、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物种灭绝、水源匮乏、SARS等等,这些我们当代人必须面对的危机与挑战,是我们人类点滴、局部行为跬步积累所导致的全球灾

4、难与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照欧美国家经历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建设痛苦经历与经验教训,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再重蹈覆辙。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本着和谐共生、健康安全、永续发展的宗旨,提高我们把握命运的科学能力,约束人类无度的行为,控制对资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费和过量的攫取,拓展新技术,鼓励创新,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遵循党中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

5、、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做起,让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构成我国未来希望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建筑四节两阶段目标及其意义  1.我国城镇化与建筑四节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期,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率平均每年将为1~1.3个百分点。1980年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当城镇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速率明显提升。从我

6、国城镇化发展的诺塞姆曲线也可以看出,在初期阶段如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年均城镇化速率仅为0.1~0.2个百分点。当到了1995年,城镇化率达到30%后,发展速度开始明显加快。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0%左右。从40%到75%或到80%之间,城镇化发展将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这也就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城镇化高峰将转移5亿人口。这一世界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过程,不仅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均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

7、的挑战。  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随之也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据统计,每个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这首先是因为就业方式的不同。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农民们从事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农业。另一方面是因为城镇人口每年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垃圾的数量大大高于农村。在城市里,每个人年均产生350公斤的固体垃圾和500多立方米废水,这些固体垃圾与废水的处理也需要大量的能耗,但目前在农村有限的生活垃圾也被当作肥料或饲料了,耗能极低。同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后,还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需要增加就业岗位,产业的发展又使得耗能和其他资源

8、的消耗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土地制度安排,农民进城后住房和原籍居所占地“两头占有”的状况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正因为城镇化的双重性,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曾宣称: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