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ID:1510074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1页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2页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3页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例动态血糖监测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体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是结合酶生物传感器和微电子技术的便携式组织液葡萄糖连续监测仪,又称皮下葡萄糖检测系统,是目前国际糖尿病检测领域的领先技术,以便捷、无痛的方式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形成全天24h的连续血糖图谱,真实地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环境条件下血糖的变化,特别是发现目前临床检测方法不能捕捉到的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其有效工作时间不少于72h。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0余年,复发加重1周”

2、,于2009年1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家族史,无传染病史,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患者在院外长期口服“茶碱缓释片”等治疗,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入院后予以吸氧、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入院后半月余,患者自诉乏力,夜间有多汗、心慌,予以氧气吸入等处理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随即监测3am血糖值为2.14mmol/L,行胰岛素水平测试报告多点胰岛素水平未见增高,中上腹CT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正常,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考虑患者有低血糖症状,于2009年2月17日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分析提示监测期间每日夜间出现低血糖值持续时间在7

3、h右,根据监测结果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建议其在每晚睡前加餐,以后患者自觉夜间多汗等低血糖症状数明显减轻,咳嗽、咳痰症状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于2009年2月26日出院。3月12日再次进行了一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其夜间低血糖持续时间已明显减少,患者自觉夜间多汗、心慌等不适症状已基本消失。2009年8月患者因脑供血不足再次在我科住院,连续几天夜间对其进行1am、3am血糖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  1.2使用方法  1.2.1安装传感器我科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CGMS传感器由冰箱取出在常温下放置5min,准备好数据记录仪,根据患者上臂周长选择合适的臂袋套于前臂靠近肘部位置,将数据记

4、录仪装入臂袋,选择患者左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或者左上臂前侧三角与肱二头肌交界处,用酒精消毒后等待2~3min。连接数据记录仪启动仪器,听到数据记录仪发出的表示工作正常的提示音后将传感器电极垂直迅速植入皮下,将传感器胶布按压粘牢,再取一片6cm×7cm胶布剪为两半,分别将传感器和导线固定在皮肤上。  1.2.2携带传感器期间4填写患者事件记录卡:按时间顺序记录参比血糖值和活动事件,第1天测量睡前血糖,其后每天测量早晨空腹血糖。记录每次进食开始时间,锻炼开始时间。避免大量出汗、浸水、淋雨、强电磁场和强烈撞击及剧烈温度变化等情况。  1.2.3取下传感器除去外固定胶布,分开传感器和数据记

5、录仪,沿垂直皮肤的方向平稳用力拔出传感器,检查传感器处位置的皮肤情况。取出数据记录仪里数据卡将记录数据释放到电脑动态葡萄糖数据分析系统软件中进行分析。  2结果  第1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数据分析显示,血糖波动系数1.0,葡萄糖平均值3.8%,高血糖时间比为0%,低血糖时间比为56%,平均低血糖发生时间以夜间22点到次日7点为主,范围在2.1~3.8mmol/L,白天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根据监测结果给予了相应的饮食指导如晚上睡觉前加餐等后,于2009年3月12日行动态血糖监测复查结果显示,血糖波动系数0.8,高血糖时间比为0,低血糖时间比32%。低血糖发生时间在24点到次日2点,血糖在

6、3.6~3.8mmol/L,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  3体会4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指导制订治疗方案以及对亚健康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工作等方面。该监测系统每3min记录1个血糖平均值,每昼夜记录480个血糖值,连续监测72h血糖动态变化,统计分析72h1440个血糖数据,计算平均葡萄糖、血糖波动系数、平均空腹葡萄糖、平均餐后2h葡萄糖,揭示血糖变化规律。利用连续、详细的血糖图谱显示分析结果,便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运动指导,从而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这一监测技术在我科的糖尿病患者中已广泛应用,而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还是首次。通过护士

7、耐心向患者解释应用CGMS的作用、必要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消除患者害怕、担心心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全过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并进行门诊随访,既利于患者科学了解自身身体情况,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也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