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ID:15109328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1页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2页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3页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4页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摘要】目的:研究IGFBP3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NSCLC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正常肺组织中IGFBP3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IGFBP3在良性肺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而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称为IGFBP3质表达和核表达),后二者的表达率分别为96.67%(58/60)和71.67%(43/60),IGFBP3质表达在肺癌和良性肺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伴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在低分化肺

2、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中或高分化肺癌。结论:在NSCLC组织中,IGFBP3核表达则可能与抑制肿瘤生长有关,对于判断NSCL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IGFBP3免疫组织化学预后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临床确诊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5a存活率仅14%[1],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SCLC组织中的IGFBP3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6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06年

3、9月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标本60例,所有标本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60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28岁~82岁,平均年龄60.15岁。按2004年WHO肺肿瘤分类标准[2]重新分类,鳞状细胞癌20例,腺癌40例。60例标本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4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6例。  1.2方法 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所用抗体鼠抗人IGFBP3单克隆抗体浓缩液(克隆号MAB305,稀释度25μg/ml)为美国R&DSystems产品

4、,购自上海Dako基因公司。兔抗人bFGF多克隆抗体浓缩液(克隆号SC79,稀释度1:100)、兔抗人Brg1多克隆抗体浓缩液(克隆号SC10768,稀释度1∶200),均为美国SantaCruz公司产品,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用已知阳性的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以PBS液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6  1.3结果判断  对免疫标记物的表达以细胞相应部位(胞质、胞核)出现黄棕色反应为阳性。根据显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两项指标判断阳性等级。按显色强度分为:无色、黄色、棕黄色和棕色,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3分,按阳性细胞占同类细胞的比例分为:0、<1/3、1/3~2/3

5、、>2/3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3分。然后根据两项计分之和判断其结果:≥3分为阳性,(每张切片选择代表性的区域,在100倍视野下计数,共计5个视野,取其平均值以避免随意性)。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IGFBP3在60例NSCLC的表达  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中或高分化肺癌(P=0.016),在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0.014),但IGFBP3质表达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BP3质和核表达在不同性

6、别、年龄间、组织类型和早晚期肺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IGFBP63在60例NSCLC的核表达及质表达率(略)  2.2NSCLC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中IGFBP3核表达及质表达的意义  在NSCLC组织中,癌细胞胞质和核均可表达IGFBP3,癌旁正常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质也可表达IGFBP3,而几乎无核表达,认为只有当癌细胞核表达IGFBP3时有意义(P<0.05),见表2。表260例NSCLC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中IGFBP3核表达及质表达的意义(略)  3讨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

7、actor,IGF)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3]。本实验发现,在NSCLC组织中,癌细胞胞质和核均可表达IGFBP3,癌旁正常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质也可表达IGFBP3,而几乎无核表达,与Jaques等[4]研究相符,认为当癌细胞核表达IGFBP3时有意义。本实验研究表明IGFBP3核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在不伴有淋巴结转移和在中或高分化肺癌组织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