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ID:15112578

大小:3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_第1页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_第2页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_第3页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_第4页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作者:祝莹,张繁友,徐少凯,赵丹【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葡萄膜炎期多湖状视网膜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VKH患者24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OCT检查。结果:OCT图像可见12例24眼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视网膜下间隔将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分成多个部分。应用激素治疗后,视网膜浆液性渗出吸收,视网膜下的间

2、隔完全消失。结论:VKH治疗前,视网膜下间隔导致VKH多湖状视网膜脱离。【关键词】Vogt小柳原田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AbstractAIM:Toobservethefeaturesof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inmultilobularretinaldetachmentinacuteVogtKoyanagiHarada(VKH)disease.METHODS:Twentyfoureyesof12patientswithVKHdiseasewereexaminedwithOCT

3、and(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RESULTS:OCTrevealedserousdetachmentofretinalneuroepitheliain24eyesof12patients,andsubretinalseptathatdividedthesubretinalspace12intoseveralcompartments.Aftersteroidtherapy,theserousdetachmentandsubretinalseptaresolvedcompletely.C

4、ONCLUSION:Beforetherapy,subretinalseptacausedmultilobularretinaldetachmentinacuteVKHdisease.  KEYWORDS:VogtKoyanagiHaradadisease;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0 引言  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disease,VKH)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脉络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乳头炎、神经视网膜炎和肉

5、芽肿性全葡萄膜炎,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觉功能障碍、皮肤和毛发改变等全身性表现[1]。葡萄膜炎期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显示色素上皮针尖状高荧光点,快速渗漏,融合成多湖状视网膜下荧光积存[2,3]。为了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多湖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学特征,我们应用StratusOCT仪(美国CarlZeissMeditec公司)检查,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2  1.1 对象  我院200709/200812收治的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12例24

6、眼,其中男8例16眼,女4例8眼。年龄18~50(平均37)岁。病史3~15d。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第一届Vogt小柳原田病国际研讨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伴有双眼底多湖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1.2 方法  每例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检查、间接检眼镜、FFA,OCT检查。OCT采用黄斑厚度图扫描方式,扫描长度为6mm。OCT图像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测量指标为神经上皮脱离范围、神经上皮脱离高度、神经上皮厚度,并将所获得的FFA晚期图像与OCT图像相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均给予泼尼松口服,起始剂量为每天1.5mg/kg,

7、3d后逐渐减量。治疗后15d;1,3mo进行复查。  2 结果  2.1 视力12  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01~0.3,平均0.1。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4~1.0,平均0.6。  2.2 眼底  间接检眼镜观察,治疗前18眼均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图1),治疗后18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均消失。  2.3 FFA  治疗前静脉期显示色素上皮针尖状高荧光点,快速渗漏(图2),晚期融合成多湖状视网膜下荧光积存,每个湖状的荧光积存区的边缘为低荧光(图3)。治疗后大部分眼底荧光正常,有的表现为色素紊乱。  2.4 OCT  治疗前OCT

8、图像显示所有患眼均表现程度不等的神经上皮脱离。脱离范围最大者>扫描长度6mm,最小者1565μm,平均4094μm;神经上皮脱离高度174~2016(平均1251)μm;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207~367(平均270)μ12m。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区视网膜下间隙被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