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ID:15116284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1页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2页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3页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4页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武云王树斌朱巍白雪莲【摘要】目的通过检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单药紫杉醇联合同步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水平的变化,探讨局部晚期(Ⅲ9期)NSCLC中同步放化疗前后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寻找可用于NSCLC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特异性指标,为NSCL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初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单药紫杉醇(40mg/m2)每周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

2、3D-CRT。收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四周患者的CT图像及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疗效评价为CR、PR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检测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疗效评价为PD的患者,治疗后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I-1、CA125联合检测可用于晚期N

3、SCLC的辅助诊断、对疗效和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局部晚期NSCLC患者,单药紫杉醇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肿瘤标志物下降的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治疗过程中,若异常升高的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下降可能提示预后较好,若水平升高则可能提示疾病进展,预后较差。【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紫杉醇肿瘤标志物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原发性肺癌占我国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1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肺癌总数的75%一80%,约4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临床ⅢA或ⅢB[1],丧失手术时机,中位生存期仅12—1

4、5个月[2]。近年来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与单纯放疗在局部控制率、近期有效率和远期牛存上均显示优势[3]。肿瘤标志物(TM)是细胞在癌变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分泌产生的许多活性物质,存在于癌组织及宿主体液中[4]。以往TM的检测仅仅应用于临床诊断。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迅猛发展,TM在肿瘤疾病的普查、筛查、预后、转归、疗效评价和随诊等方面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材料与方法1.1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不能手术或肿瘤不可切除(包括拒绝手术)初治的ⅢA期或ⅢB期NSCLC患者6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

5、诊断确诊,腺癌患者29例,鳞癌患者3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协作组预定的以下条件:(1)患者年龄18—75岁;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2)KPs评分≥970;(3)有可评价的客观指标,检测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有一项或多项异常者;(4)既往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及化疗,无放化疗禁忌证,无严重内科疾病;(6)无恶性胸腔积液;(6)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0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单药紫杉醇同步放疗,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见表1:1.2治疗方法1.2.1放疗方法,热塑膜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双手臂置于头顶固定杆,行CT模拟定位机

6、扫描。嘱患者平静呼吸作胸部连续扫描。模拟CT扫描的范围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及全肺,扫描层厚为5mm,是否使用静脉造影剂,可根据诊断CT上肿瘤与血管及心脏的位置关系而决定。扫描结束后,图像资料经网络系统传输到topslan治疗计划系统(TPS)。靶区和关键器官勾画根据ICRU50号和62号报告进行相关定义。靶区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为CT所显示的可见肿瘤体积(包括肺内原发灶、转移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肺部肿块的勾画按照CT肺窗所显示的肿块体积,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勾画按照纵隔窗淋巴结的区域和大小;临床靶体积(CTV)为GTV外放0.5±0.2cm的边界;计划靶体积(PTV)具体外放值参照常

7、规模拟机下所观察的肿瘤呼吸运动范围而定,外放边界的大小在各个方向可以是不相等的,正常肺组织受量用V20作评估。采用6MV.X射线,95%PTV/60-66Gy/2-2.2Gy/30f。TPS计划完成后经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并施行放疗91.2.2化疗方法静脉滴注紫杉醇,40mg/m2,每周一次。化疗共6-7周,紫杉醇使用前常规进行预处理;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止吐等对症治疗。1.3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每次化疗前复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每周观察患者的体征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