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

ID:15120250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_第1页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_第2页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_第3页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_第4页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作者: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邓响潮,曹波,张承绪【摘要】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其中中药注射剂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2)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明显增加。(3)中药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用药后1d之内,占全部病例的7253%。(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注射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口服中成药,口服草药及外用中药引起的

2、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低。(5)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关键词】中药;副作用;数据收集随着新的上市的中药品种增多、使用数量的增加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本研究通过选择临床不良反应总结文献,包括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医院集中监测等论文,提取并统计中药不良反应特点和发生规律的相关指标,结合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发生规律。现报道如下。13  1方法  11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09

3、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0~2009年)。以“中药”“不良反应”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  12文献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1)文献内容涉及中药不良反应分析。(2)为一次文献,源于各级不良反应中心或各级医院的不良反应报告表总结,研究者自发收集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或者医院集中监测病例报告。  122剔除标准(1)源于个案病例的文献分析或综述(二次文献)。(2)来源相同或者部分相同的文献,指文献来源于同一地区或同一医院,而且其采集时间相同或者部分相同。(3)抄袭或重复发表的文献。(4)相关统计指标不全,无法利用的文献。(5

4、)单一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分析文献。  2结果  按上述文献选择标准,对检出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2篇[1-32],共涉及病例613553例,文献病例来自北京、河南、广东、四川、安徽、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山西、河北、广西等12个省市。文献病例的采集时间为1992~2009年,文献病例的来源不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重复引用。  21性别分布有30篇文献统计了性别构成比,共涉及病例5724例,其中男2644例(4619%),女3080例(5381%),女性病例多于男性。尽管药物不良反应有女性较为敏感的趋势[33],但由于不能获得所有

5、用药者的性别分布情况,故不能确定这一结果是源于女性对中药毒副作用比较敏感,还是源于女性用药者比较多。  22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有12篇文献统计了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共计有病例6519例,其中中药不良反应病例1006例(占1543%)。单篇文献报导的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最小为1082%,最大为2350%,可见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  23中药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分布本组文献对病例年龄分布的描述方法多样,按10年或2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统计者有7篇文献,涉及病例1869例。按≤20岁、21~60岁、≥6

6、1岁分3段统计者有3篇文献,涉及病例349例。本研究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4个年龄段(≤20岁、21~40岁、41~60岁、≥61岁)和3个年龄段(≤20岁、21~60岁、≥1361岁)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统计。为统计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将各年龄段病例数转换成以每1岁所含病例数为标准(各年龄段每1岁所含例数为年龄段例数与该年龄段年数之比),并以每1岁所含例数计算各年龄段的构成比。61岁以上年龄段者按12岁计算该年龄段年数(按WHO公布的《2006年世界卫生报告》,我国人均寿命为72岁),结果见图1。  以每1岁所含例数计算各年龄段的构成比,

7、结果显示,按≤20岁、21~40岁、41~60岁、≥61岁年龄段统计,其构成比分别为749%、2178%、2502%、4572%。按≤20岁、21~60岁、≥61岁年龄段统计,其构成比分别为1427%、3841%、4671%。可见,不良反应的病例数随年龄增加而有明显增加趋势。  2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有7篇文献具体地描述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结果表明,药后1h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4915%,药后1d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7253%。由此可见,多数不良反应是在药后1d内发生的。药后1d之内,尤其是1h内是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时间段,

8、故应加强这一时间段的观察。  有4篇文献描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范围,最短可发生在用药后数秒钟,最长为用药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