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

ID:15122805

大小:31.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_第1页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_第2页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_第3页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_第4页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探讨【摘要】中医强调“药食同源”,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食物,或配合某种药物,经过烹饪加工,制作成具有药用效果的食品,可以达到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目的。饮食疗法要遵循辨证施膳,全面膳食,饮食有节,三因制宜的原则。【关键词】中医;饮食疗法;辨证施膳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食物,或配合某种药物,经过烹饪加工,制作成具有药用效果的食品,以达到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疗越来越得到人们关注。中国人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中医诊疗中常用的药物包含了不少日常的食物。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的历史非常

2、悠久,在周朝时已设有“食疗医官”,其职责就是指导朝野食疗方法。唐朝有孟诜著《食疗本草》,可惜全文已失传,仅有一部分散见于《本草纲目》,1907年匈牙利人到甘肃敦煌石窟中找到了此书的手抄卷子本,重价卖给英国伦敦博物馆,此书曾被译成英文,从此世界医药学家才知道中国在公元8世纪已有食物营养学说。至今中国民间习惯常探寻食品“有益”或“无益”8,足见中国人民对此种学说早已有相当认识。饮食得当,可使健壮的人更健壮,可使有某种疾病的人减轻症状或使症状逐渐消除,最终恢复健康,这一切,正显示了饮食疗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本文就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3、1辨证施膳[1]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病人的体质,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从而辨别出属于何种“证候”,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候予以相应的治疗。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饮食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所以也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施膳,只是食物的偏性一般较小,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因而比较安全,不必像使用药物那样要求严格。  正确的饮食可以强身保健、防治疾病。所谓正确的饮食,就是要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饮食,我们称

4、之为“辨证施食”8。辨证施食强调要因人、因时、因地之宜,选择合适的食物,如阳虚者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阴虚者宜食木耳等滋阴食物,夏季宜食绿豆、西瓜等清热解暑食物,冬季宜食桂圆、荔枝等温补食物,南方湿盛宜食薏苡仁等利湿食物,北方寒冷宜食鹿肉等温补食物,内热病证要忌食辛辣食物,虚寒病证要忌食生冷食物。如果不强调辨证施食,只根据个人口味喜爱,就容易犯虚虚、实实、寒寒、热热之戒,使饮食不仅不能够达到强身治病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使病情加重。  2全面膳食[2]  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

5、之间的合理搭配。现代营养学认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七大类物质,这几大类营养素分别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如粮食类食物主要含有丰富的糖类,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鱼、肉、奶、蛋类则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果一味追求素食,进食谷类、蔬菜类食物,摒弃或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日久则使蛋白质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也影响脂溶性维生素D,维生素E等的吸收,引起一系列症状;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结构模式,大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势必使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

6、肠癌、直肠癌等的发病明显升高,也使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病的发生增多。所以,为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采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3饮食有节[3]8  饮食有节是指每天进食宜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  3.1饮食定量主要强调饮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尤其是不暴饮暴食,否则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相反,进食过少,则脾胃气血化生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疾病的发生。因此,饮食有节,食量有度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3.2饮食定时是强调进食时间要有一

7、定规律且符合生理需要。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这与饮食在胃中停留和传递的时间有关。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4h,肉食约6h,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排空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饥饿感,故可再次进食。研究证明,早、中、晚这3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按照相对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协调配合,肠胃虚实交替,有张有弛,食物则可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若不分时间,随意进食,零食不离口,就会使肠胃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肠胃消化的正常规律被打破,胃肠虚实无度,久而久之可发

8、生脾胃病变。  在一日三餐中,历来主张“早餐好,午餐饱,晚饭少”,这种说法与人体8昼夜的生理变化有关,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