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ID:15122871

大小:26.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用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以及抗病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以及针刺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8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疗效好。【关键词】面瘫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面瘫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发病比较急,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不能做鼓腮,吹口哨等动作,多见于青壮年,故目前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及抗病毒治疗,以及中药、针灸、理疗等,

2、但是单一采用一种治疗方法效果都不会很好,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共4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44.5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损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以《针灸治疗学》中有关面瘫诊断为依据。排除标准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继发于其他病者,如:脑外伤、颅内肿瘤,以及孕妇和不能坚持针灸治疗的患者。二治疗方法4对照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点,5天后减量至5mg,两天后改为强的松30mg,一日1次,连服7天

3、后逐渐减量,1周减量5mg,直至停药,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一日2次肌注,连用4周;阿昔络韦500mg,一日1次,静点3周。治疗组:在与药物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同时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芪20g,当归15g,地龙15g,川芎5g,桃仁15g,红花15g,白僵蚕15g,全蝎15g,白附子15g,忍冬藤40g,公英25g,葛根15g,每日一剂早晚温服。同时配合电针针刺,取患侧阳白、赞竹、丝竹空、鱼腰、地仓、颊车、迎香、人中,以上穴位均采用透刺,同时取风池、翳风、健侧合谷,加用疏密波电针,以患者能耐受,面部可见肌肉收缩为准。三疗效标准1、痊愈:面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静观面部完

4、全对称;2、显效:面部功能基本恢复,静观面部可有轻微不对称;3、有效:面部功能部分恢复,静观面部可有不对称;4、无效:面部功能完全没有恢复,静观时不对称。四治疗结果治疗组20例中痊愈17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中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五讨论面瘫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其病因,病理目前尚未明确。诱因可能也自主神经不稳,寒凉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因此一般认为营养面部神经的血管因受寒凉而出现痉孪,从而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后受压所致。所以应早期控制病情,缩短疗程

5、是本病的治疗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来控制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等,阿昔络韦抗病毒治疗再加以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故早期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很重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生活起居不慎,汗出当风,个人素体虚弱,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络脉,气血痹阻而发生。《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外风入中为主要原因。在治疗上采用养血和营,疏风通络,佐以清热解毒之法。因此治疗本病我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该方主治因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方中重用黄芪补气,气足才能推动血行,营养全身,配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行血疏通经络,以改善循环。地龙,白附子,白僵蚕,葛根,全蝎搜风通络解痉,忍冬藤,公英,清热解毒,

6、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以达到疏散表邪,益气养血通经活络等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2]李艳霞.综合治疗BELL麻痹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2-081-0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