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

ID:1512435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_第1页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_第2页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_第3页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_第4页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的护理体会【摘要】总结5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了急诊抢救成功率。制定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制度,实施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使受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并为后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打下基础。【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并为患者

2、争取急诊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我科抢救严重多发伤52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岁,平均41岁。车祸伤34例,坠落伤11例,刀砍伤5例,机器绞压伤2例。受伤来院就诊时间为8min~25h,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2例,濒死状态9例,15例处于休克状态。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3例,其他患者经抢救处理后住院继续治疗。2急救措施2.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取出义齿、血块,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面罩

3、吸氧,氧流量4~6L/min。本组9例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7例送重症监护中心继续救治。2.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1]。本组34例患者,给予建立双静脉通道,头胸部伤建立下肢静脉通路;腹腔脏器、骨盆及下肢损伤,选用上肢、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为宜,以免输入的液体在损伤部位分流,加重损伤部位的充血水肿,而不能有效扩容。采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在前30min内输平衡液1500ml,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

4、。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但对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无休克征象,应限制液体进量[2]。2.3及时控制出血5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损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3]。因此,我们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胸部伤口合并有气胸者给予多层无菌纱布覆盖,肋骨带加压包扎止血,使开放性气胸转为闭合性气胸;腹部伤口合并腹腔内容物外露者,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颈部刀砍伤,伤口出血呈喷射样,立即给予伤口止血,找到动、静脉活动性出血点,行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5、止血,很快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直接护送手术室手术。2.4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根据伤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监测项目。注意神志、瞳孔变化。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人工呼吸机者,监测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力,查血气分析。2.5护送患者辅助检查病情稳定后,护送患者摄片、CT、MRI。对合并脊柱骨折者,注意避免医源性脊髓损伤。2.6做好术前准备本组31例有手术指征。护士应及时做好配

6、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3护理体会3.1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5我们根据创伤患者多、抢救任务重的特点,制订了ABCDE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3]。即在抢救中A护士站在患者头部位置,负责呼吸道管理;B医生站在患者右手位置,实施胸外按压,观察监护仪;C护士站在患者左手位置,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的管理;D护士站在患者右脚位置,负责记录特护单;E医生站在患者左脚位置,负责指挥抢救,协调工作,对外联系,术前准备,补充物品药品等。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

7、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3.2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在抢救中,护士及时配合医生解除呼吸梗阻确保了呼吸道通畅。对病情做到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3.3心理护理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又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将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家庭婚姻和个人前途,在躯体和心理上都有创伤。所以,应及时了解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以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对抢救工作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以及

8、高质量的熟练技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5【参考文献】1张亚卓,赵文静,徐凯春,等.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