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ID:15125651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_第1页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_第2页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_第3页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_第4页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寿光张琴)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案例背景:市教研室举行“高效魅力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我很荣幸成为两名老师中的一名。教研室给我们确定参评课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事实上,许多学生已经有这样的知识经验。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挑战极限》节目吗?喜欢吗?那你喜欢挑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前几天刚认识的三角形又向我们发起挑战了,你敢接受它的挑战吗?生:(略)师

2、:你想挑战成功吗?老师偷着告诉你们个四字经秘诀——想、说、听、做(课件出示:一等边三角形被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小三角形内分别写着想、说、听、做)。想,就是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动脑思考;说,就是当你有不同的想法或见解时,大胆的说出来;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见解;做,就是想不出来,就动手去操作、实践。如果你能做到这三个字,这节课你就能挑战成功。师: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接受挑战了!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锐角”)你看到了什么?生:锐角!师:(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你又看到了什么?生:锐角三角形!课件出示“直角”,“直角三角形”,师生重复上面的问题。师:想想看,接下

3、来会出现什么呢?生:钝角三角形!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我们知道三角形里有很多奥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提出问题,猜想验证:1、猜想。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三角形里面的角。师:对,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边说边用手指给学生看),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角形的角就是指三角形的内角。师:那三角形的内角和呢?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加起来。师:对呀,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

4、角形的内角和。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着屏幕上的三种三角形)那你猜猜看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哪个会更大一些?为什么?生1:我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更大一些。因为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师:有道理。生2:老师,我反对!尽管钝角比直角和锐角大,但钝角三角形里面的另外两个角看上去比其它两个三角形里面的角要小的多,所以我不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师:也是,这么说也有道理。那究竟哪种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更大一些呢?生3: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吧?它的三个内角大小看上去比较均匀,加起来应该比较大一些。……师:在你接触过的三角形中,你有知道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吗?生:(手拿一副三角板学具)这两个直角

5、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认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那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生1:一定都是!生2:不一定。生3:有可能吧?师:有的同学说肯定,有的说不一定,有的说有可能,但这只是你们的猜测而已。老师我也有个猜测:(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钝角三角形的这条边向外拉伸、拉伸,那么另外的两个角会逐渐的变小,变小,当这条边被拉到和另一条边接近在同一直线上时,另外的两个角就接近0°了,原来的钝角几乎变成了一平角180°,这说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可能是180°。师:但这都是我们的猜测而已,那么到底猜想是否正确,还有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都有待于我

6、们去做,去验证。我们怎样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呢?2、验证1。生: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求出内角和不就知道了吗?(学生能想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师:对,用测量的方法我们就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了。那我们就分组进行验证一下。在验证之前,我先把分工要求说一说:小组长的责任:1、把信封内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发给其他的三个组员(组员也可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三角形),把表格留给自己;2、负责监督或帮助小组其他同学测量,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内。组员的责任:测量手中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并将测得的度数写在三角形内,测完后交给小组长。最后,小组成员共同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并共

7、同观察测得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各小组拿表格用投影仪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将各小组的测量结果一一板书于黑板上(185°、179°、180°、176°、189°、183°……)。师:观察黑板上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吗?生:都在180°左右。师: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的确有关系!那为什么会出现多种不同答案?什么原因造成的?师: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比如量角器的不同,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