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

ID:1512631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_第1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_第2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_第3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_第4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浊瘀证临床观察作者:李葆青 王绍华 李明贤 王海箭 邱模炎【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湿热浊瘀证 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措施,以致许多患者逐步发展至终末期肾衰。近年来,中药治疗CRF及延缓其病程进展引起人们的重视。赵氏[1-2]提出慢性肾脏病并非单纯肾虚之论,认为CRF基本病机为湿热之邪深入营血,络脉瘀阻,日久蕴郁成毒,以邪实为主,多热多瘀,治疗当以清化湿热、凉血化瘀的基本治法贯穿始终。笔者在学习整理赵绍琴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2、,运用其辨治方案治疗CRF湿热浊瘀证3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3~80岁,平均(52±89.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年,平均27.5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4例,尿酸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孤立肾2例,药物性肾损害1例,原因不明者2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1例,肾功能衰竭期8例。  1.2诊断标准  32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3年拟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

3、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湿浊、湿热和血瘀证标准制定。主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面色晦暗,腰痛;次证: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脉:舌边或尖红或芒刺,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白腻,脉涩或细涩。  1.3纳入标准 ①无严重心、脑、肝脏疾病,临床治疗依从性好;②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等得到有效控制;③年龄18~80岁。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心血管、肝、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8  1.

4、5治疗方法  采用赵绍琴教授的治疗方案。①中药汤剂:荆芥炭10g,生大黄0.5~8g(或大黄炭3~15g),防风6g,生地榆10g,炒槐花10g,丹参12g,焦三仙各10g。随症加减,每剂两煎,每煎20min,煎取40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②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③运动:每日散步2h。 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西药常规降压、降脂和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并给予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1.6观察指标 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症状分级量化

5、方法,将症状按程度用记分法表示,每2周记录1次。②检验指标:治疗前及每一疗程结束时化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等。  1.7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CCr增加≥20%或SCr降低≥82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CCr增加≥10%或SCr降低≥10%。稳定: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CCr无降低,或增加<10%;SCr无增加,或降低<10%。无效:症状、体

6、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CCr降低或SCr增加。  1.8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s或百分率(%)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显效7例(21.88%),有效14例(43.75%),稳定9例(28.12%),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65.63%,有效加稳定率93.75%。  2.2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见表1)表132例CRF患者治疗前后SCr、BUN、CCr、Hb变化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8  2.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表3)表

7、232例CRF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表332例CRF患者次要症状及舌象积分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注:舌质1以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质2以舌质红或芒刺分程度记分  2.4CRF分期与疗效关系  (见表4)表4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疗效比较(略)  3讨论  CRF属于中医学“关格”、“癃闭”、“虚劳”等范畴。长期以来多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功能不全与湿热、瘀血关系密切。赵氏[1,4-5]临证提出“慢性肾脏病非肾虚论”8的观点,指出慢性肾衰是因为湿热留着于内,粘滞不去,导致气化不利,升降失和,日久则瘀阻肾络,血行不畅,形成瘀

8、血,或湿郁不去,热入血分,致气血同病,进而损害肾主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