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ID:15130069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刘晓燕,彭凯润,杨红军,武肖娜,邓兵梅【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体外培育牛黄;痰热闭窍证现代研究表明,体外培育牛黄具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压、祛痰、耐缺氧、清除自由基、中枢苏醒、中枢退热等作用,所含磷脂类物质对脑细胞有营养及改善循环的作用[1-3]。2008年6月-2009年5月,笔者采用体外培育牛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中医辨证中风(痰热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

2、,肢体强痉,面赤身热,鼻鼾痰鸣,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4]。  1.1.2西医诊断7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  通讯作者:彭凯润,E-mail:lxygzhtcm@163.com  1.1.3病情分级标准依据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华神经精神外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6]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辨证及西医诊断标

3、准者;②年龄在40岁以上;③发病72h以内;④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⑤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栓塞;⑥无脑疝形成;⑦无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并发症;⑧无精神疾病,排除既往有癫痫病史及原因不明惊厥者。  1.3一般资料  将2008年6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45~72岁,平均(59.67±7.41)岁;病程4~72h,平均(49.07±72.15)h;一侧脑梗死26例,多灶性脑梗死19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12例、中型23例、重型10例。  对照组45例

4、,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44~73岁,平均(58.96±7.15)岁;病程3~71h,平均(48.96±2.05)h;一侧脑梗死25例,多灶性脑梗死20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11例、中型25例、重型9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颅压,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调整血压、血糖及抗感染等药物,以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治疗组在常规用药情况下加用口服或鼻饲体外培育牛黄(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0301),1

5、瓶(0.3g),2次/d,疗程为14d。  1.5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4项。  1.6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华神经精神外科学会制定的“7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6]。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不足17%,甚或增加。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

6、理。计量资料以—(—包)±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表2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性)±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下同)7  2.3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见表3)表3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比)±s,mmoL/L)  2.42组治

7、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4)表4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性)±s,分)  2.5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所有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无出血倾向发生。  3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古今医家多认为虚、火、风、痰、气、血是导致中风的主要病因,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痰滞经络,气血不畅,则瘀血内生而发中风,痰既是中风的病因,又和瘀是导致中风发病的最主要病机,治痰与治瘀在治疗中风中都极为重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脂增高和脂蛋白的异常与中医学的“痰”有关,而血脂和脂蛋白的异常又常并发血液流

8、变学的异常,同时血液的“高粘”与痰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