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

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

ID:1513008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_第1页
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_第2页
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错构瘤9例分析【关键词】乳腺错构瘤乳腺错构瘤是组织生长紊乱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良性肿瘤,由正常或结构不良的乳腺组织和其他间叶组织共同形成的具有包膜的局限性良性病变。我院从1978年1月—2008年7月间在检查中发现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例均为女性,年龄20~52岁,平均30岁。均有妊娠及哺乳史。临床表现:均为单侧性乳房肿块,9例中右侧5例,左侧4例(文献报道左侧多见[1])。肿块生长缓慢。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4年。均为无痛性肿块,质中等,可活动,其中l例触之较硬。肿块均为圆形或卵圆

2、形。手术易于摘除,术后无复发。  1.2病理观察肉眼所见:肿物包膜完整2例,呈结节状,肿物大者13.0cm×8.0cm×8.0cm,小者2.0cm×1.5cm×31.0cm,表面光滑,切面为实性,大部分呈灰白淡黄相间,间杂小部分灰红色区域,质中等硬,其中1例有小囊腔形成,l例含有粘稠样液体,l例切面上灶状软骨样灰紫色硬化区。镜下所见:大部分瘤体外被覆疏松纤维组织性包膜,瘤体由上皮性和间叶性两种混合成分组成,乳腺腺泡、导管及纤维、成熟脂肪组织是肿瘤的主体成分。脂肪组织呈岛状或片状分布于乳腺导管和腺泡之间,导管增生扩张,可有

3、小囊形成及黏液样变性。本组9例中,1例镜下可见片状增生的成熟性透明软骨组织,呈岛状分布于乳腺组织之中,其境界清楚。  2讨论  乳腺错构瘤较少见,它是乳腺各种组织和间叶成分混合构成的境界清楚的局限性良性病变,文献上尚无恶变病例报告,预后良好[2]。肿瘤中除乳腺导管、小叶外,还含有多少不等的纤维和脂肪组织,小叶保持正常结构,像乳腺中的乳腺,偶尔可见软骨,此时可称之为良性软骨脂肪瘤样瘤。多呈灰白与淡黄相间,有的瘤体脂肪组织丰富,乳腺组织散在于脂肪组织之中,此时称腺脂肪瘤性乳腺错构瘤,可变性及化生。乳腺导管扩张,腔内含有粉染的

4、黏液,是黏液样变性。有时导管上皮丰富,呈高柱状,嗜伊红染色阳性,典型大汗腺样化生,此种化生在组织学上是良性的主要标志。  根据乳腺错构瘤的组织学变化将其分成三型:(1)脂肪间质占绝大部分称为腺脂肪瘤,本组8例属于此型。(2)脂肪组织内有岛状透明软骨,腺体成分少则称为软骨脂肪瘤。本组1例属此型。(3)如果平滑肌成分非常突出,则称为平滑肌错构瘤[1]。3  乳腺错构瘤,仔细检查镜下可见正常乳腺小叶结构及脂肪,根据这一组织学特点与乳腺纤维腺瘤可进行鉴别。良性间叶瘤,由两种以上成熟的间叶组织构成,多为脂肪、平滑肌或血管,但无乳腺

5、上皮细胞,借以可与乳腺错构瘤鉴别。大龄妇女发生的乳腺错构瘤在临床上容易怀疑乳腺癌,此时针吸细胞学检查和手术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参考文献】 1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06-1607.  2付丽,傅西林.乳腺肿瘤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21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