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

ID:4400699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小儿软腭错构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小儿软腭错构瘤诊治的探讨。方法我院从2005至2013诊治12例患儿,对患儿症状,查体、辅助检查和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软腭新生物,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效果理想,病理检查为:错构瘤。结论小儿软腭错构瘤易与鼻咽部肿物混淆,并且患儿打鼾明显,需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影响患儿发育。【关键词】小儿软腭错构瘤【中图分类号】R739.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10-01错构瘤是指机体

2、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岀现错误的组合、排列,因而导致的类瘤样畸形。错构瘤不是真性肿瘤,该瘤生长缓慢,随机体的发育生长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即可停止,和机体之间是协调的,极少恶变。常见于肺、肾脏、乳腺,小儿软腭错构瘤临床上较少见,头颈部错构瘤误诊率较高[1],并IL容易考虑肿物来源于鼻咽部[2]、鼻腔[3],如软腭血管瘤,后鼻孔息肉,脑膜脑膨出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冋顾分析我院从2005至2013诊治的12例患儿,出生后1天内至2岁之间均可见,最小者为出生16小时,最大者为1岁3个月,其中新生

3、儿2例,婴儿5例,幼儿5例,男7例,女5例,无明显性别差异。1.2诊断方法患儿症状为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困难,小儿科检查发现,其中以鼻塞、打鼾、张口呼吸为主的11例,其中伴有I度呼吸困难3例,II度呼吸困难的2例,未见III度呼吸困难,产科医师发现一例[4],并小儿科和我科会诊后急诊手术,小儿科体检时发现1例。查体见口咽部有一新生物,似来源于鼻咽部,新生物表面光滑,表面呈橘皮样,有根蒂,触Z可活动,质韧,无出血,最小者如花生样,最大者如蚕豆样,有吋新生物可拖入后鼻孔,不易发现,可以压舌板按压舌体或舌根,

4、待患儿恶心后即可发现。小儿鼻内镜检查中、下鼻道、鼻咽顶及咽鼓管圆枕周未见新生物。辅助检查为CT,其中2例新生儿及3例婴儿考虑到年龄较小,并且家属未同意行CT检查,余均行CT检查,检查前行“水合氯醛”灌肠后小儿睡眠状态,采用鼻口咽部冠状位+轴位,CT可见:软腭末端见赘牛肿物,边缘光滑,轮廓清晰,有蒂似与软腭相连,堵塞部分或大部分口咽腔,肿块密度不均匀,大部分呈脂肪密度,CT值位于-30HU至-80HU之间[5]。1.3治疗为手术,方法一般不需插管麻醉,但需备麻醉插管,以防出现呼吸困难或岀血时抢救备用,有两例幼儿

5、插管全麻,余均未插管。于手术灯加鼻内镜下充分暴露视野,9例采用直角压舌板按压舌根后暴露口咽部,有3例幼儿采用开口器暴露,术中以弯止血钳钳夹住新生物后提起,可发现根部于软腭背侧或一侧腭咽弓上部,以直角止血钳尽量钳夹根部,完整切除新牛物根部,用“4号”丝线两根,一般采取结扎处理两次,第一次不松止血钳结扎,第二次打第…结吋再缓慢松动止血钳后扎紧,也可缝扎一次,再结扎一次,线头不需留长,术后不需拆线,术后三天内均未见结扎线松动脱落,无出血,术后患儿伤口均恢复良好,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2结果新生儿

6、、婴儿及幼儿无诱因出现打鼾,张口呼吸吋需考虑此病的可能,新生物好发部位常位于软腭的一侧腭咽弓上端,右侧腭咽弓6例,左侧腭咽弓3例,软腭背侧3例,新生物的形态、颜色及质地有助于诊断。可行鼻内镜检查及鼻口咽部CT辅助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术后软腭活动正常,未见软腭功能损伤,未出现开放性鼻咅,未见后鼻孔狭窄或闭锁,最长回访患儿为5年,未见复发。手术并发症有2例,均为喂奶吋出现从鼻孔溢奶,变换喂养姿势可减轻,术后1周缓解,2周基本消失。切除肿物最大者为2.8cmX2.OcmX1.5cmo切开后见内容物

7、呈淡粉红色,类似疏松结缔组织。病理:肿物切面淡黄,组织被覆鳞状上皮,皮肤附属器增工,上皮下见纤维脂肪组织增生,血管不规则扩张充血[5]。病理检查结果为错构瘤。错构瘤成分复杂,多数是正常组织不正常发育形成的类瘤样畸形,少数属于间叶性肿瘤•脂肪和钙化是多数错构瘤的特征表现[6]。3讨论错构瘤属于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器官,较少见于头面部,软腭错构瘤由于生长部位特殊,影响患儿睡眠,较早出现症状,发现较早,全身其他部位的错构瘤症状出现较晚,多数成年后发现。错构瘤涉及部位或器官较广泛,婴儿以纤维性错构瘤、脂肪纤维性

8、错构瘤和肝间叶错构瘤等常见,软腭错构瘤以脂肪纤维性错构瘤为主[7]o仔细检查新生物为诊断此病很重要的依据:首先观察新生物的形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表面呈橘皮样,色红,触Z可活动,有根蒂,似来源于鼻咽部,无出血,部分患儿检查吋以止血钳钳夹住新生物向外牵拉,可见根部來源软腭。个别患儿检查时暂未发现时,稍用力按压舌根,造成患儿恶心,可发现新生物。辅助检查一般采用CT,主要用于排除后鼻孔息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