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ID:1513108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1页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2页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3页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作者:路永刚 路兰兰 吴文丽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9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5例,无变化4例,恶化0例,死亡0例。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著

2、进步8例,进步8例,无变化6例,恶化1例,死亡0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不十分满意。笔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4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入选:①有严重的心、肝、

3、肾功能不全,②癌症晚期,③入院时血压大于200/110mmHg,④有出血性疾病者。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8岁,平均56.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55.4岁。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  1.3疗效评价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

4、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  1.4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间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比较见表2。4    2.3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其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

5、症状和体征。急性脑梗死病灶有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脑代谢改善,损伤仍然可逆,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因此,保护这些可逆性损伤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3]。4  丹参可通过作用于多种凝血因子而呈抗血液凝固作用,能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使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加快,血液流速显著加速[4]。川芎嗪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6、,心脑血流量增加,微循环改善;并能改善全血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对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丹参素和川芎嗪分子量小,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而丹参有效部分中的丹参酚酸为2分子丹参素+1分子咖啡酸的缩合物,分子量约为900,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本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由于本研究病例数有限,有待更多的类似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2]陈清棠.脑卒中病

7、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383  [3]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135.  [4]李家邦.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