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ID:15135456

大小:1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我国税收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概括:介绍了税收与居民储蓄都是反映我国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理论上政府对个人征税,会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与储蓄要求降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S=a+sYd即居民储蓄(s)取决于当前个人可支配收入Yd和家庭的边际储蓄倾向(S)。当前可支配收入是指支付直接税后的国民收入,因而可以表示为:Yd=Y(1-t)在上式中,Y为国民收入,t为直接税率,因而在s与Y既定的情况下,原则上S取决于税率t的大小。税率t下降,则Yd增加,从而家庭储蓄S增加。因而税收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主

2、要是通过所得税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收益率的影响来实现的。呈负相关关系,即税收增加,储蓄率降低。但是通过实证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中分别从税收制度完善,中国储户国情等方面出发寻找原因,并提出建议。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中提到当税收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那个人的消费需求与储蓄率都会降低,如果增加的税收里面包含对利息的所征税,那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产生了替代效应,降低了储蓄率,增加了替代储蓄的消费需求。因此税收增加对储蓄率是负相关。然而这个理论在我国却行不通。主要是以下原因:快速发展的经济。我国税收增长是建立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上的,所

3、以税收增加的同时居民的个人收入也在增长,甚至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不减反增,因此储蓄率也随之提高。税法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同时在偷税漏税方面加强执法力度,收回大量违法的税金,通过这两方面,使得我国税收大大增加。中国储蓄特殊的自身因素。一直以来中国人大多有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正是这种原因,中国人对自己的收入往往倾向于储蓄,而外国人则是普遍持提前消费的观念,再加上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化的不稳定时期,更加坚定了中国储户增加储蓄决心。然而税收与储蓄率呈正相关同步增加长意味着居民的投资和消费减少,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

4、展,以下措施促使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增长。14>>.适当调整税制结构。应采取更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的税制结构,如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改进消费税,降低总体税负。2>.开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储蓄率的增加是因为居民日常的投资渠道狭小,政府应联合金融机构给居民提供一些相对安全、利息收入高于银行存款的投资渠道,满足庞大的储户需求。3>.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降低存贷款利率,发放消费补贴,鼓励大家消费投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改善国内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当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时,大家才愿意吧储蓄的钱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特别

5、是对于老年,残疾或者失业的人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