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

ID:1513762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_第1页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_第2页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_第3页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_第4页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作者:范东良刘庆丰殷国前【关键词】腋窝  腋窝具有特殊臭味的腋臭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笔者通过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改进抽吸针头,对腋窝毛发区的真皮下组织抽吸治疗腋臭,有术后不留瘢痕、又能保证疗效、并发症少等多个优点,临床上患者容易接受。近2年来,笔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腋臭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16~38岁,有家族史者20例,其中重度(穿衬衣在0.5m以外能闻到气味)16例,中度(裸露腋部在0.5m以外能闻到气味)5

2、例,轻度(裸露腋部在0.5m以内能闻到气味)2例。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手术。  1.2手术方法  1.2.1手术器械5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针。抽吸针长约16cm,内径约为0.2cm,针头锐利并带一同向的侧孔。  1.2.2术前准备患者取仰卧位,两臂上举外展,屈肘掌心向上置于头上,剃除腋毛,用龙胆紫沿腋毛外缘0.5cm做椭圆形标记。  1.2.3手术过程局部用肿胀液(200ml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溶液15~20ml+肾上腺素0.2mg)进行局部肿胀麻醉。10min后,用上述锐利的抽吸针头在标记范围内进行抽吸,抽吸时抽吸针尽量保持与皮肤平行,以免损伤皮肤,主要在真皮下层

3、与皮下组织浅层之间抽吸,直至腋毛区皮肤均匀变薄,在皮肤表面能显示抽吸针侧孔形状为止,尽可能抽吸大汗腺,确保疗效。术毕用弹力绷带在两侧腋部“8”字加压包扎5天即可。  2结果  2.1疗效评判标准[1]夏季24h以上不洗澡,冬季72h以上不洗澡,不擦任何药液然后再行评判。治愈:患者裸露腋部,紧靠患者腋下闻不到气味;有效:患者裸露腋部,距离腋下0.5cm以外闻不到气味;无效:患者裸露腋部,距离腋下0.5cm以外能闻到气味。  2.2治疗结果Ⅰ5期愈合20例,皮下小血肿3例。门诊随访6个月~1年,治愈15例,占65%;显效8例,占35%;无效0例。治愈、显效率为100%。  

4、3讨论  3.1治疗方式的选择腋臭是由于大汗腺增多、分泌功能亢进,以及分泌的汗液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所引起[2]。目前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如含抗菌药物的肥皂外洗、抗菌止汗剂外用、内服抗胆碱类药物等;物理疗法如电解、电凝固等。保守疗法疗效是暂时的,有时还有副作用。要达到根治目的,必须进行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的方法有连同腋窝部皮肤、汗腺一起祛除的梭形、S形切除方法,小切口挠刮方法,皮下修剪法等,这些方法的目的一致,是祛除或破坏大汗腺。但是梭形或S形切除法需切除一定面积的皮肤,术后瘢痕明显、挛缩,有时会影响上肢功能[4]。小切口搔刮

5、法的疗效不充分。这些手术方法难于达到治疗目的[5]。皮下修剪法手术方法有所改进,但术后常有血肿、伤口难以愈合等并发症。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通过在皮下注射肿胀液进行麻醉,使术区肿胀突起,术中不易损伤深部组织,出血少,集中精力抽吸真皮下组织(主要是大汗腺),若抽吸技术得当,在有效祛除大汗腺的同时,不损伤皮肤,伤口不会难以愈合。加上有效的加压包扎及术后适当制动,可避免术后血肿的产生,达到有效治疗腋臭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本手术的特点是利用锐利的抽吸针头,在肿胀麻醉的基础下,既安全,术中又容易破坏大汗腺等组织,通过旋转同向侧孔针,能控制抽吸部位,抽吸更彻底,更容易,大大缩

6、短了手术时间,术后不留瘢痕且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5  3.2术中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1)行肿胀麻醉时将肿胀液注入真皮下层与皮下组织浅层之间,这样麻醉效果好,利于抽吸大汗腺;(2)抽吸时针从上臂内侧毛发外进入,手术操作容易;(3)术中针头尽可能与皮肤平行,在真皮下层抽吸,通过随意旋转吸孔,在抽吸大汗腺的同时,不损伤或少损伤皮肤;(4)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适当制动,是避免术后产生血肿的关键。  总之,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术后不留瘢痕,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上患者更容易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的治疗腋臭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培红.剥离挠刮术治疗腋臭2

7、9例.临床皮肤病杂志,2003,32(1):169.  2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59.  3唐荣祥,唐庚云,李华仁.腋臭的病因探讨.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1):24-25.5  4柏宏亮,王泽民.S形切口皮下剥离法治疗腋臭.中国美容医学,2001,10(4):305.  5牛进宝,杜正良,李乡园.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05-20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