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

ID:15140834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2⑺、少数民族管理制度----①、和亲制与册封制:和亲制是基于国力薄弱或结盟通好以姻亲为纽带的一种民族交往制度,两汉时代常用,较有名为昭君出塞。册封制是基于国力强盛或和融交往以行政治理为目的的一种民族管理制度,大唐王朝盛行,受封者如怀仁可汗和云南王等。②、都护府制与都督府制:都护府制是西汉开创后世沿用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实施背景在于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汉朝力量的相对强大、通好之路的开辟畅达和集权统治的迫切需要,最负盛名是西域都护府,该制度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以及对

2、边陲地区的经营开发。都督府制是唐朝大规模运用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实施背景在于周边民族的部落统一、唐朝国家的高度繁荣、开明政策的广泛推行和远疆管辖的内在动力,杰出机构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粟末都督府,该制度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推动中原与少数民族两地文明的交融渗透,促进少数民族的不断封建化以及保证唐朝国家版图的有力拓展。③、宣政院制与理藩院制:宣政院设于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理藩院设于清朝,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宣政院制与理藩院制的建立推行,利于加强

3、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利于密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④、乌思藏卫所制、僧官制、达赖班禅册封制、驻藏大臣制与金瓶掣签制:乌思藏卫所制与僧官制是推行于明朝的藏族管理制度,其中朝廷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设立僧官,由朝廷任免,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法王是最高僧官。达赖班禅册封制与金瓶掣签制是开始于清朝的藏族管理制度,其中规定从顺治康熙相继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之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从雍正时期再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

4、府同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从乾隆年间又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规定灵童中签产生后再经朝廷批准成为新一代达赖或班禅,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乌思藏卫所制到金瓶掣签制是明清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藏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⑻、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国家政体的发展历史自夏朝至清朝约四千年,分贵族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两个阶段。贵族君主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支柱,跨越夏商周时期。专制君主制是封建社会的政治

5、支柱,历经整个封建时代,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君主丞相制、隋唐宋元时期的宰辅制以及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①、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②、进程: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两汉,完善于隋唐,宋元继续发展,明清空前强化。③、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

6、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并不得世袭;皇权借助于神权而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级且走向反动。④、矛盾:帝相权属矛盾;宫闱争利矛盾;地方分庭矛盾;外邦辖管矛盾。⑤、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不断强化官吏监控和

7、思想控制力度。⑥、成因:是加强国家统治管理的需要;为调整统治内部矛盾所必需;跟分散的封建个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同儒法等思想的实践与推动相关联。⑦、认识:首先,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在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因而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形成初期和中期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中外经济文化正常

8、交流;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产生消极乃至反动后果,突出表现在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残酷剥削成为副产品;政治上诱发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政治腐朽成为伴生物;思想上导致言论堵塞,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扼杀反封建民主思想。其次,专制集权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地方膨胀必然冲击朝廷管理,如“王国问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出现。二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权泛滥终会威胁君主专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